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八校高二(上)第一次聯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 12: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王國維先生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如果說在20世紀上半葉,拉美文學主導性的體裁是詩歌,那么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長篇小說就成為拉美文學最有力的代表。詩歌能抒懷詠志、唱出個人的聲音,而小說則能講述民族的寓言。在拉丁美洲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中,一種新的拉丁美洲共同體意識逐漸成形,這種意識影響到文學,同時也被文學所塑造。
                  拉美新小說講述的不僅是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個拉丁美洲的故事。例如在《百年孤獨》中作為拉丁美洲象征的小鎮馬孔多,第一次見到火車的居民只能以“一個嚇人的東西,好像一間廚房拖著一個鎮子”來形容這一現代發明,它既是進步的許諾,又似不祥之兆。對于他們來說,火車如同神話般魔幻。從這個意義上說,“魔幻”意味著欠發達,意味著尚未祛魅的狀態。馬爾克斯和他的同行們講述的,就是當時生活在欠發達狀態中的拉丁美洲人經歷的歡欣與苦難,他們一次次被點燃又一次次被澆滅的希望。
                  當然,“魔幻現實主義”不等于當時拉美小說的全部。這些拉美故事不斷突破小說自身的界限,或與其它藝術形式有所聯系,或邀請讀者一起向傳統的小說閱讀方式發起挑戰,它們意味著新的結構、新的語言。富恩特斯的《最明凈的地區》讀起來就像在觀看墨西哥現代藝術家創作的巨幅壁畫;科塔薩爾的《跳房子》更為大膽,讓讀者自己去選擇章節的閱讀順序。在這些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作家無窮的創造力和拉丁美洲人民不竭的生命力。這些力量的積聚,要突破小說固有的邊界,要釋放太多的能量。
                  從20世紀70年代起,拉美文學就難以復制那種劃時代作品集中誕生的熱鬧場面了,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在文學后輩們如伊莎貝爾?阿連德的《幽靈之家》中,能明顯看到《百年孤獨》的影子,羅貝托?波拉尼奧的《荒野偵探》也帶有《跳房子》的痕跡。60年后回看,這就是拉美文學的“走出去”,是拉美作家以飽含原創性的精神、跨越國界和大洲的眼光和氣度,嘗試了小說創作的新的可能性,實現了拉美小說的現代化與國際化。這也是拉美“文學爆炸”在熱鬧過后留下的一份寶貴的經驗遺產。
            (摘編自張偉劼《六十年后,拉美“文學繁榮”再回首》)      材料二
                  新時期作家對馬爾克斯大規模的學習借鑒帶來文學魔幻寫作的繁盛,也必然帶來“影響的焦慮”和“同質化”的隱憂,這使作家們對亦步亦趨的“魔幻”寫作心懷警惕,并極力追求魔幻創作的獨創性與個人化特征,獲得文學創作的超越與突破。
                  美國學者哈羅德?布魯姆在《影響的焦慮》中認為詩人對其先驅者的態度,是一種愛與恨相交織的焦慮,感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已經被前人表達過。中國作家的魔幻寫作也始終伴隨著這種“影響的焦慮”:面對悠久而深厚的中國魔幻文學寫作的歷史與傳統,面對成就巨大的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大師,中國作家的魔幻寫作還有創新的可能嗎?作家又如何才能超越雙重的“影響的焦慮”,實現創新與突破?
                  莫言早在80年代就曾表示要逸離福克納和馬爾克斯這“兩座灼熱的高爐”,去建構屬于自己的文學世界。他用強大的現代意識去覆蓋傳統,用外來的技法去書寫中國經驗。他并不因為“影響的焦慮”而排斥中外經典的影響,而是在接受中外影響之后通過納入現代意識與中國經驗而獲得超越、實現獨創。最終,莫言通過拉美文學經典的技法與中國經驗、現代意識的融匯整合,創造出融鬼怪故事與超驗感覺為一體的“東方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中國新時期文學的魔幻寫作不僅一直處在“影響的焦慮”中,也日益面臨著同質化危機。一些批評家認為,“中國文學過度‘馬爾克斯化’”。這表露了人們對于同質化創作的警惕和擔憂,也表達了人們對中國文壇的“馬爾克斯模仿秀”的不滿。
                  那么,中國文學的魔幻寫作如何才能保持自我個性而不被同化?中國文學的魔幻寫作該如何應對同質化危機?
                  中國作家在魔幻寫作中要保有自我,創作要自成一格,就必須與馬爾克斯等魔幻現實主義大師保持一定距離,特別要警惕跟風式的寫作。只有當作家懷著高度的創作自覺性,才有避免魔幻寫作同質化的可能。我們也要警惕那種思想匱乏、為“魔幻”而魔幻的文學寫作,當代文學的魔幻敘事應該注重文學的精神內涵與形式技法的統一,否則,必然“跑偏”走入創作困境。
                  我們要重視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要盡力保持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相區別的異質性因素,從而保有中國文學的獨特個性。我們深信,只有在中國作家與外國作家之間、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之間保持一種“和而不同”的態勢,中國當代文學的魔幻寫作才能擺脫“影響的焦慮”與同質化的危機。
            (摘編自曾利君《馬爾克斯與中國文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與20世紀上半葉詩歌是拉美文學的主導不同,自20世紀60年代起,小說成為拉美文學最有力的代表。
            B.從20世紀70年代起,拉美文學便終結了之前那種劃時代作品集中誕生的熱鬧場面,一度蕭條靜寂。
            C.學界一致認為,詩人在學習和借鑒中對先驅者往往會有一種愛恨交織的焦慮,擔心自己無法創新和突破。
            D.如果魔幻的文學寫作缺乏歷史、現實、文化的有力支撐,讓形式技法喧賓奪主,必然進入創作的困境。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拉美新小說不僅講述一地特有的故事,更是整個拉丁美洲的故事,“魔幻現實主義”成為當時拉美小說的全部特征。
            B.回首拉美文學,作家運用原創、眼光和氣度,嘗試了小說創作的新的可能性,實現了拉美小說的現代化與國際化。
            C.莫言借鑒魔幻現實主義,融入了現代意識和中國經驗,來建構自己的文學世界,成就了“東方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D.既要重視中外文化交流與融合,也要保持中國文學的獨特個性。如此,中國當代文學的魔幻寫作才能發展得更好。
            (3)下列論據,不能支撐材料一“不斷突破小說自身的界限”觀點的一項是
             

            A.阿萊霍?卡彭鐵爾的《追擊》采用了與音樂中交響曲的各個樂章相呼應的故事結構。
            B.略薩的《綠房子》如電影鏡頭般輪流展現不同時空中并行、最后交織在一起的故事。
            C.莫泊桑的小說《項鏈》遵循了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單線結構模式,脈絡清晰。
            D.卡夫雷拉?因凡特的《三只憂傷的老虎》從小說標題開始就拋出一系列的文字游戲。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王國維先生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請結合材料,試分析在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成就之下,中國當代文學魔幻寫作存在的必要性。

            組卷:9引用:5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大衛?科波菲爾(節選)
            狄更斯
                  我跟著那青年女子,不久就來到一座很整潔的小房子前,那房子還有明亮亮的半圓形小窗戶,房前有一個鋪滿石子的小四方院,你也可以說是還長滿了被精心栽培而香氣四溢的鮮花的小花園。窗子上掛著紗簾,紗簾的中間沒扯上。透過窗欞可以看到一個弧形綠色大屏風或一把扇子,還有一張小桌和一把大椅子,我不禁想姨奶奶那時也許正好不神氣地坐在那兒呢。
                  我的鞋那時已處于萬般凄慘的境況了,鞋底已一片一片地掉了,鞋幫也破綻得難以被再認為是鞋了。我的帽(也被我用作睡帽)又扁又皺,就是被扔到垃圾堆上的脫了柄的破鎬和它相比也不會不好意思了。我的襯衣和長褲上沾著暑氣、露水、草屑、肯特的泥土(我在那泥上睡過覺),再加上破爛,當我站在門前時,我姨奶奶小院里的鳥兒也受了驚嚇。從離開倫敦后,我的頭發就沒碰過梳子和刷子。由于沒受慣風吹日曬,我的臉、脖子和手都被烤成了紫褐色。我從頭到腳都是白堊粉和沙土,就像剛從一座石灰窯里出來一樣。就這么一幅樣子,還對這幅樣子有強烈的自覺,我等著向我那嚴厲的姨奶奶介紹我自己,讓她接受我這樣的第一印象。
                  有那么一會兒時間過去了,客廳窗子依然那么平靜,以至我想她可能不在那里。就在這時,從房子里走出一個女人,她帽子上又扎了條頭巾,手上帶著園藝手套,身披一條像收稅人的大圍裙那樣的大園藝口袋,手拿一把大刀。我馬上就知道她是貝西小姐了,因為她大模大樣地走出房子,和我可憐的母親常描述她當初走進我們布蘭德斯通鴉巢的花園那大模大樣完全一樣。
            “走開!”貝西小姐搖搖頭說,并向空中揮動那把刀做了個砍的動作,“快走開!這里不許男孩來!”
                  她走到花園的一角,彎腰去挖一棵小樹的根時,我戰戰兢兢地望著她。我勇氣喪盡,只抱著豁出去的想法了,于是我輕輕走過去,在她身邊站下,用手指碰碰她。
            “對不起,小姐。”我開始說。
                  她吃驚地抬頭看看。
            “對不起,姨奶奶。”
            “呃嘿?”貝西小姐叫道,我還從沒聽過人們用這么吃驚的口氣說話呢。
            “對不起,姨奶奶。我是你的孫子。”
            “哦,上帝!”我姨奶奶說著,一下坐到了花園的小徑上了。
            “我是大衛?科波菲爾,從薩福克的布蘭德斯通來的—我出生的那晚,你去過那兒,見到了我親愛的媽媽。她死后,我很不快活,我被冷落,不能上學被迫去獨立謀生,干不適合我干的苦活。所以我跑到你這里來。我剛動身就被人搶劫了,只好一路走來,從動身后,我就沒上床睡過覺。”說到這里,我的自制力全喪失了;我的雙手動了動,本意是向她指明我那襤褸行狀,證實我所受的苦難,可我就一下大哭了起來,我想這場哭已憋在我心里整整一個星期了。
                  我姨奶奶臉上只剩下驚詫的表情,坐在石子上兩眼瞪著我;我一開始大哭,她就連忙起身,抓住我的衣領,把我帶進了客廳。在客廳里,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一個高廚的鎖,從中取出幾個瓶子,然后把每個瓶子里的玩藝都朝我嘴里倒一點。我想她是想都沒想就拿出那幾個瓶子的,因為我至今肯定說我當時嘗到了茴香汁、魚醬、色拉油。由于我依然很傷心,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嗚咽,她向我投下這些滋補劑后就把我放到沙發上,在我腦袋下墊一條披肩,又把她頭上的頭巾取下墊到我腳下,以免我會把沙發套弄臟。然后,她就坐在我前面說過的綠色大扇子或屏風后,這一來我就看不見她的臉了;她每隔一分鐘就叫一聲“上帝!”,像號炮一樣。
                  我姨奶奶個頭高高的,神色嚴厲,但并不難看。她的臉上,她的聲音里,她的步態舉止中,都無不流露出一種剛毅,足以說明她往日在像我母親那般軟弱的人身上可產生的影響;她容貌還可算秀麗,雖然面客堅定嚴肅。我特別注意的是她有一雙十分機靈明亮的眼睛。在我認為是種包頭布(我說的是那便帽,當時那玩藝比現在更流行,帽兩邊有系在脖子上的帶子)下,她灰白的頭發簡單樸素向兩邊分開。她著的衣是淺紫色的,很整齊干凈,只是尺寸很緊,好像她想盡可能減少掛礙。我記得當時我認為她的衣看上去極像剪去了不必要的下擺的騎裝。她在襟前掛著一個金表,金表還配有鏈子和一些掛飾;如果我能從其大小和式樣判斷,那表應是男子用的。她喉部有一塊約模是襯衣領口的東西,腕部露出像襯衣袖口的東西。
                  那個房間就像珍妮或我姨奶奶一樣整潔。就在剛才我放下筆回憶那房間時,帶著花香的海風又吹進來了;我還又看見擦得錚亮的老式家具,弧形窗里綠扇子附近我姨奶奶的那把凜然的大椅子和桌子,粗毛地毯,壺架,兩只金絲雀,古磁器,裝滿干玫瑰葉的酒罐,放置各種器皿的高櫥架,還有和這一切極不協調的——臟兮兮躺在沙發上打量這一切的我。
                  珍妮去燒洗澡水了。洗澡實在是很大的享受。我開始感到因曾睡在野地而四肢疼痛,而我又那么疲乏虛弱,幾乎無法讓眼連續睜開五分鐘。我洗澡之后,她們——姨奶奶和珍妮——給我穿上本是狄克先生的襯衣和褲子,又用兩或三條披巾把我裹上。我像一捆什么呢,我也說不上,但我覺得是熱哄哄的一捆。我覺得很乏,極想睡,很快就又倒到沙發上睡著了。
            (節選自《大衛?科波菲爾》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寫貝西姨奶奶揮動那把刀并做砍的動作,說道“快走開!這里不許男孩來!”可以看出她有重女輕男的思想。
            B.作者雖然沒有詳細描寫大衛來投奔姨奶奶的原因和經過,只用幾句話加以概括,但足以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傾向。
            C.近距離觀察和接觸貝西姨奶奶后,大衛發現她外剛內柔,也很親切,并不像從母親那聽到的那么嚴厲和傲慢。
            D.洗完澡之后,我之所以“很快就又倒到沙發上睡著了”,不僅因為疲乏至極,還因為在這里獲得了溫暖和安全感。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描寫我衣衫襤褸的情況,不僅寫出了我的慘狀及一路走來的不易,還為下文姨奶奶見到我之后的反應做了鋪墊。
            B.小說通過大衛的眼睛來看周圍的人物和環境,結構曲折,情節跌宕起伏,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抒情的敘事風格。
            C.倒數第二段描寫大衛回憶當時貝西姨奶奶屋內的擺設,“不協調”“臟兮兮”兩個詞刻畫出他當時惴惴不安的心理。
            D.本文主要記敘了大衛?科波菲爾前來投奔姨奶奶貝西,姨奶奶見到大衛之后的一系列反應和做法,語言真實而細膩。
            (3)節選部分重點刻畫了貝西姨奶奶的形象,請結合文本談談作者是怎樣塑造這一形象的。
            (4)小說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組卷:11引用:6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造成強對流天氣的根本原因是空氣強烈的垂直運動,最典型的就是夏季午后的強對流天氣。白天天氣晴好,太陽輻射強,①         ,此時大氣處于不穩定狀態。近地面的空氣受熱后膨脹,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當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時,由于氣溫下降,②         。在水滴下降的過程中,如果③         ,會繼續被攜升。如此反復,小水滴逐漸變成大水滴,直至高空氣流再也無力支撐其重量,最終降落成雨。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夏季雷雨的水滴像從天空撒下的豆粒,而春雨綿綿,如絲綢般的簾幕。因為雨點大小主要是由空氣的水汽含量和云中垂直運動的強烈程度決定而出現春夏雨量的不同。夏季,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很豐富,而且地面溫度較高,空氣的對流運動強烈,所以夏季的雨點更大。
            (1)下列句子中的“我們”和文中畫橫線處的“我們”,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與時代共同奔跑,以奮斗逐夢圓夢,我們就沒有什么河流不能跨越。
            B.劉老師對小明說:“要記住,我們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C.既然我們話不投機,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還是各回各家吧!
            D.對我們的警告,請不要置若罔聞,要積極配合,而不是逃避。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組卷:0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葉先生本科學的是計算機,畢業后,他在老家山東工作了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發展不理想,便來到上海打拼。開始他為老板開車、為公司做文案,后來改做家政,其出色的家務工作能力頗得老板及其家人的贊許。現在,他不僅是保姆,還是司機、廚師、家庭教師、網絡維修師,身兼數職,每月薪水13000元。
                  對于葉先生的行為,有人認為值得稱贊,有人覺得葉先生工作性價比不高,有人覺得沒面子……
                  你如何看待葉先生的行為?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