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雷雨(節選)》2024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0/17 5:0:1
一、選擇題
-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課文《雷雨(節選)》巧妙地采用了“回顧”和“穿插”的表現手法,將“過去生活”與“現實生活”交織在一起,讓過去的矛盾推動現在的矛盾,沖突尖銳激烈,深深吸引了讀者 B.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C.“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濃重,濃淡對比,突出了夏日景物的特征 D.歐陽修的《秋聲賦》,雖然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但卻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于秋的肅殺這一主題,這是文章在立意上的創新。 組卷:6引用:3難度:0.9
三、語言表達
-
3.香港文匯報社社長張國良、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及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楊釗三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連續四載遞交提案,最終促成了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于2008年成為法定假日。在這一舉措醞釀和征集民眾意見的時期,某網站做了“你更喜歡過清明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還是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洋節”的網絡調查。以下是調查的數據統計,閱讀后回答問題。
對象/百分比/項目 中老年 青少年 城鎮居民 鄉村居民 城鎮居民 鄉村居民 更喜歡過中國傳統節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歡過洋節 26.2% 4.5% 41.7% 29.9%
(2)你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將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的原因是什么?組卷:16引用:7難度:0.5
四、語言文字應用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中國現代話劇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A)——曹禺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B)。”《雷雨》的 ,標志著中國現代話劇的成熟,也昭示著中國有了與西方經典戲劇比肩的作品。曹禺隨后又創作出《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經典劇作,對我國戲劇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他創作的劇本匠心獨運,富于激情,具有可讀性和可演性。不僅人物形象鮮明,矛盾沖突激烈,( )。如《雷雨》第二幕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相見的對話,在兩人敘述往事中,周樸園四次問魯侍萍是什么人(C)。從“你——你貴姓?”到“你姓什么?”再到“你是誰?”(D),以及最后的“哦,你,你,你是——”,每次問話都體現了周樸園作為資本家的個性特征,而且這些動作化的語言又讓人 ,感受到他漸趨緊張的心理狀態,聯想到他驚愕慌亂的姿態表情。這段對話層次分明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由隱微至顯露,最終達到 的高潮。
為表彰曹禺而以曹禺名字命名的“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在戲劇界 ,對推動我國戲劇劇本的創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1)文中A、B、C、D四處的標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
B.。”
C.。
D.,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問世 浮想聯翩 波濤洶涌 久負盛名 B.面市 浮想聯翩 波瀾壯闊 聲名鵲起 C.問世 異想天開 波瀾壯闊 久負盛名 D.面市 異想天開 波濤洶涌 聲名鵲起
A.而且有高超的語言藝術
B.而且對話層次清晰,富有情感
C.而且人物語言個性化、動作化
D.而且通過動作化語言展示出人物性格組卷:4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