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21 13:30:7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81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句子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3.下列語段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閱讀未必是私密的事,卻也無須對外附庸風雅。林語堂稱讀書是“靈魂的壯游”,只有情投意合,才能心心相印。因此,我們對于底蘊深厚的書籍,應該多斷章取義,反復品讀。持之以恒地閱讀,是豐盈我們精神的不二法門

            組卷:77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110引用:1難度:0.5

          八、名著及現代文閱讀

          • 13.現代文閱讀。
            看  菜
            白金科
                  ①老木匠是這一帶有名的木匠,方圓幾十里的人家都喜歡找他做活兒。他的活兒做得扎實精致,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圖案,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花鳥魚蟲,總能做到栩栩如生。
                  ②老木匠現在在榆樹溝一戶娃殷的人家做活兒。殷家閨女叫梅,快要成親了,需要做些家具。這天,老木匠收留了個十三四歲的小徒弟,便帶來上工,安排做一些邊邊角角的活兒,順便看看徒弟的天資。
                  ③手藝人上門做活兒,主家要管兩頓飯。通常的,上工第一天,給匠人的午飯和晚飯都會上四個菜,這叫開工飯。再往后,午飯就只有兩個菜了,但晚飯會保持四個菜。這幾乎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④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藝人管這叫“看菜”,比如說這魚。所有的主家會在晚飯時上一條成魚,這條成魚手藝人是不會動筷子的。如若保存得當,咸魚好些日子也壞不了,讓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再端上來,好湊齊四個菜。日子艱難,大家都懂。
                  ⑤前些天都是老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有了徒弟,師徒倆一起塊兒用飯。老木匠好酒,先呷上一口酒,微閉雙目細細品著,等到睜開眼來,要去夾菜的時候,才發現徒弟已經破了魚身了。老木匠趕緊制止,給徒弟說了一些飯桌上的規矩。徒弟羞愧難當,可是于事無補了。
                  ⑥盤子里是一條白鱗魚,大約有三兩重,金黃色的魚身,綴以白色的鱗片,熟是好看。現在,朝上的這面的中間部位已經被徒弟夾走了一塊魚肉,有了一個不大的豁口,已經不是一條完整的魚了。這樣的話,這條魚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⑦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動那魚。
                  ⑧吃完了飯,老木匠用筷子夾起那條魚,翻個個兒,在盤子里擺好。
                  ⑨師徒倆走后,殷家母女開始收拾碗筷。細心的母親一眼就看出了那條魚的端倪。母親知道這是老木匠在體諒她們母女,告訴她這條魚不需換,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⑩于是,這條魚又被來來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兒做完了。這天晚上,師徒倆在殷家吃收工飯。拿起筷子,老木匠對徒弟說,孩子,今天晚上,別的菜都別動,咱爺倆只吃魚,把這條魚吃完。離開的時候,殷家母女送至院門口。老木匠扔下一句話:一個小玩意兒,留著耍。
            ?母女倆面面相覷。等到去屋里收拾碗筷的時候,方才明白了老木匠的話——飯桌上四個菜原封未動,完完整整地擺在那兒。_____梅的眸子里也有光在閃爍。
            ?日月如梭。一轉眼,梅的兒子長大了。梅要為兒子娶媳婦,要做家具。這時候老木匠已經做不動了,那個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葉的活兒。梅便請了一個新木匠。
            ?新木匠是個年輕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學的徒,那是見過大世面,見過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臉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許多早畫好的新樣子給梅看。梅就說,咱莊戶人家,結實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悶。
            ?吃午飯了。這第一頓飯是開工飯,按規矩上了四個菜。一開吃,后生就看上那條成魚了。盤子里擺著一條白鱗魚,大約有三兩重,金黃色的魚身,綴以白色的鱗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這一說,他的師父就沒教過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夾那魚。
            ?卻是怎么也夾不動。
            ?梅的臉上露出許多尷尬來。
            ?后生明白了,這是一條木頭魚,是人工雕刻的。后生的臉騰地紅了。
            ?自此,后生總記得那條木頭魚,懂了規矩,少了話語,活兒卻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節選自《小小說選刊》,有刪改)(1)為何方圓幾十里的人家都喜歡找老木匠做活兒?請結合小說內容簡要分析。
            (2)下面的景物描寫,哪個更適合放在文中劃線的空白處?請選擇并簡述理由。
            A.一輪圓月,透過窗戶,在粗瓷盤上灑下柔和的光。
            B.一彎殘月,透過窗戶,在粗瓷盤上灑下清冷的光。
            (3)小說第?段對魚的樣子進行了與前文完全重復的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小說以“自此,后生總記得那條木頭魚,少了話語,活兒卻是做得格外用心了”結尾有何深意?請結合小說的主題簡要分析。

            組卷:48引用:1難度:0.5

          九、語言運用

          • 14.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請根據要求,完成下面題目。
            【明“禮”】
            (1)下面材料是對中國文化中“禮”的介紹。請根據文段內容,概括“禮”的4個主要作用。注意語言簡明準確,每點不超過6個字。
                  由今溯古,均可見“禮”之要位。《禮記》言:“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時男子到二十歲要舉行冠禮。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貴族男子方能佩戴,且凡遇重要場合必須戴冠,否則就是違禮違制;不僅如此,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小小服飾之冠,卻與等級次序相關。“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所以,“禮”也是社會中文明與野蠻的分界線。中國幅員遼闊,言語有別,風俗各異,但“禮”卻能超越語言和習俗的差異,使得中華民族對自身的傳統文化有共同認知。人內心會有各種欲望,但學“禮”可以讓人“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學會“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發乎情,止乎禮”。
            【拾“禮”】
            (2)請將下面文段空缺處補充完整,注意語言連貫。
                  中國人的規矩,就是方方面面的分寸,①
             
            :入座不橫肱,食時不嘆氣,這是禮;衣冠求整潔,言辭如春風,這也是禮;夫妻間相敬如賓,朋友間謙恭禮讓,這是禮;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語,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這也是禮……禮,②
             
            ,是對自己的修養要求;外化于行,③
             
            。個人素養的修煉之中有“禮”,親朋好友的交往之中有“禮”,國家民族的交流之間有“禮”,所以,“禮”④
             
            ,為中華氣節之首。
            【說“禮”】
            (3)下面是關于“禮”的一首小詩,請根據前后內容,補寫空缺的句子,注意語意連貫、句式一致、表達生動。
            有人說
            “禮”是沉重的枷鎖
            囚束天性,禁錮自我
            是迂腐  是陳舊
            黯淡了熱情  熄滅了創造
            我卻說
             

            組卷:33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