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8章 金屬和金屬材料》2018年單元測試卷(2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 1.下列物質(zhì)中,不屬于金屬材料的(  )

            組卷:50引用:4難度:0.9
          • 2.生鐵和足量的鹽酸充分反應后,總有一些殘渣剩余,殘渣的成分主要是(  )

            組卷:282引用:9難度:0.9
          • 3.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

            組卷:26引用:4難度:0.6
          • 4.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58引用:20難度:0.9
          • 5.“愚人金”實為銅鋅合金,外觀與黃金極為相似,常被不法商販冒充黃金牟取暴利,下列關于鑒別“愚人金”與黃金的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
            ①比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②灼燒,表面變色的是“愚人金”
            ③浸沒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的是“愚人金”
            ④浸沒在硫酸鋅溶液中,表面附著白色物質(zhì)的是“愚人金”

            組卷:854引用:50難度:0.9
          • 6.下列關于鐵和鐵的合金的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7.現(xiàn)有X、Y、Z三種金屬,把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Y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xiàn)象,根據(jù)以上事實,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正確的是(  )

            組卷:358引用:34難度:0.7

          三、實驗探究題(共22分)

          • 20.常溫下沒有氧氣存在時,鐵與水幾乎不反應,但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小明很好奇,設計如下實驗探究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后的產(chǎn)物。
            (1)試管尾部放一團濕棉花的目的是
             

            (2)探究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泡,有爆鳴聲,稍后有肥皂泡飄到空中。說明生成的氣體是
             

            (3)探究試管中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常見鐵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
            顏色、狀態(tài)黑色粉末紅棕色粉末黑色晶體
            能否被磁鐵吸引
            【初步驗證】試管中剩余固體為黑色,能全部被磁鐵吸引。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剩余固體是Fe與Fe3O4;猜想二:剩余固體是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實驗結論】鐵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思與交流】該黑色固體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
             

            組卷:922引用:64難度:0.1

          四、計算題(共10分)

          • 21.為測定某Cu-Zn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某同學將10g該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測得燒杯中剩余物的質(zhì)量為49.9g。
            (1)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為
             

            (2)計算原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組卷:1129引用:67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