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2 21: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某溶液滴入酚酞后變紅色,溶液的pH(  )

            組卷:8引用:4難度:0.9
          • 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溶液的是(  )

            組卷:48引用:3難度:0.8
          • 3.如圖是物質X溶于水發生解離后的微觀示意圖,其中能說明X是一種鹽的是(  )

            組卷:53引用:6難度:0.7
          • 4.現有5種物質:①濃鹽酸  ②燒堿  ③食鹽  ④濃硫酸  把它們長期露置在空氣中,其中發生化學變化且質量增加的是(  )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5.下列各組離子,在pH=3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組卷:44引用:3難度:0.5
          • 6.工業上將過氧化氫轉化為固態的過碳酸鈉晶體(2Na2CO3?3H2O2),該晶體具有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的雙重性質。接觸下列物質不會使過碳酸鈉失效的是(  )

            組卷:99引用:3難度:0.5
          • 7.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碘在下列四種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的最佳選擇是(  )
            溶質
            溶劑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組卷:133引用:6難度:0.6

          四、實驗探究(本題包括2小題,共24分)

          • 20.某興趣小組同學以“探究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興趣小組同學將CO2通入NaOH溶液中,發現無明顯現象,為了證明該反應發生,他們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設計思路】Ⅰ:驗證有新物質生成
            Ⅱ:驗證反應物減少或消失
            【實驗探究】不同的興趣小組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務
            (1)實驗一:1組同學取兩者反應后的溶液X少許,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現象為
             
            ,另取溶液X少許,滴加BaCl2溶液,現象為有
             
            產生,通過現象,都證明了新物質的生成,小華認為BaCl2溶液也可以換成CaCl2溶液,小明根據右表中幾種物質在20℃時的溶解度數據認為不宜更換,請說明理由
             

            20℃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S/g 21.5 9.6 0.165 3.89
            (2)實驗二:2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常溫下,NaOH易溶于乙醇形成無色溶液,Na2CO3幾乎不溶于乙醇,CO2、NaOH、Na2CO3與乙醇不反應,于是小組設計了
             
            的實驗方案,出現了
             
            現象,也證明了新物質的生成。
            (3)實驗三:3組同學將充滿CO2氣體的試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觀察到
             
            ,從而認為CO2被NaOH溶液反應掉了,但小明認為,還應進行CO2倒扣在等量
             
            的對比實驗才能得出這一結論。

            (4)實驗四:4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別約為11.0和8.5,于是他們將CO2持續通入一定濃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數字化實驗技術測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結果如圖1、圖2所示。

            ①圖1中,BC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圖2中,DE段溫度變化的原因是
             

            【感悟】關于CO2與NaOH是否發生了反應,同學們借助實驗,從Na2CO3生成,CO2減少、NaOH減少等物質的變化,以及
             
            轉化等視角多維度進行了探究,還了解了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測定,可以實現反應過程的“可視化”。
            【拓展】同學們對數字化實驗技術探究化學反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又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時先后將兩種溶液快速推入,瓶內壓強變化如圖乙:

            (1)根據圖像分析,實驗中開始先推入的是
             
            溶液;圖像中a、b、c、d四個點,溶液的pH最大的點是
             
            點。
            (2)bc段壓強不變的原因是
             
            (文字解釋),cd段壓強變大的原因:
             
            (方程式解釋),e點的壓強小于a點可能的原因是
             
            ,若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酚酞,則圖中a、b、c、d四個點,
             
            點時溶液可能從紅色變為無色。

            組卷:164引用:1難度:0.3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

          • 21.長期使用的熱水鍋爐會產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將7.9g水垢粉碎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73g某濃度的稀鹽酸,恰好反應(水垢中其他物質都不與稀鹽酸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反應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燒杯內所盛物質的總質量/g 80.9 80.2 79.8 80.1 79.4 79.1 78.7 78.7 78.7
            (1)表中有一數據是不合理的,該數據的測得時間是第
             
            min。
            (2)水垢中CaCO3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計算結果精確至0.1%,下同)
            (3)若水垢中只含有CaCO3和Mg(OH)2,請計算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

            組卷:29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