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廣東省高一(上)化學寒假作業(九)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共40分)
-
1.關于容量瓶的四種敘述:①是配制準確濃度溶液的儀器;②不宜貯存溶液;③不能用來加熱;④使用之前要檢查是否漏水.這些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組卷:168引用:87難度:0.9 -
2.能夠用來鑒別BaCl2、NaCl、Na2CO3三種物質的試劑是(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鹽酸 D.稀硝酸 組卷:473引用:194難度:0.9 -
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手持試管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 B.將鼻孔湊到集氣瓶口聞氣體的氣味 C.酒精燈的火焰可以用嘴吹滅 D.一般用藥匙或鑷子取用固體藥品 組卷:15引用:7難度:0.9 -
4.下列物質的體積一定是22.4L的是( )
A.1mol水蒸氣 B.17g氨氣 C.標準狀況下44g二氧化碳 D.0℃2×105Pa壓強時2g氫氣 組卷:196引用:8難度:0.9 -
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較多的H+、SO42-、NO3-,則該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離子組是( )
A.Al3+、CH3COO-、Cl- B.Mg2+、Ba2+、Br- C.Mg2+、Cl-、I- D.Na+、NH4+、Cl- 組卷:104引用:29難度:0.9 -
6.類推的思維方法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有時會產生錯誤結論,因此類推的結論最終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決定其正確與否,下列幾種類推結論中,錯誤的是( )
①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屬與水反應都生成堿和H2
②鐵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就會生銹;性質更活潑的鋁不能穩定存在于空氣中
③Na2O2與水反應時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與CO2反應時也是這樣的
④密度為1.1g?cm-3與密度為1.2g?cm-3的NaCl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g?cm-3與1.2g?cm-3之間,Na-K合金熔點應介于Na和K熔點之間.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7.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發黑現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定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濃硫酸常溫下與銅不反應,加熱時才能發生反應 組卷:73引用:5難度:0.9 -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離子化合物 B.硫磺是單質,不導電,因此硫磺是非電解質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導電,SO3是電解質 D.醋酸溶液的導電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強 組卷:20引用:4難度:0.9
二、實驗題(共48分)
-
2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研究鐵粉與濃硫酸反應所生成氣體的成分并測定各氣體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推測】足量的鐵粉與濃硫酸反應能生成SO2和H2兩種氣體.
(1)該小組作出此推測的理由是:
【實驗準備】a.供選擇的藥品:鐵粉、濃硫酸、氧化銅粉末、0.2mol/L的H2C2O4標準溶液、0.1mol/L的酸性KMnO4標準溶液、酸堿指示劑.
b.實驗裝置設計及組裝(加熱及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實驗過程及數據處理】
(2)B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的N2,其目的是
(4)B、C、D中所盛試劑均足量,則證實生成的氣體中同時存在SO2和H2的現象是
(5)A中反應結束后,繼續通N2使A中生成的氣體全部趕出,待B、D中反應完全后,先后三次取用B中反應后的溶液于錐形瓶中,每次取用25mL,用H2C2O4標準溶液進行滴定.
①H2C2O4標準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請將該方程式完成并配平.
②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
③重復滴定兩次,平均每次耗用H2C2O4標準溶液15.63mL,則鐵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SO2氣體
的物質的量為組卷:21引用:3難度:0.1
三、計算題(本題共12分)
-
24.用銅和濃硫酸反應,得到SO2的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
(1)試計算被還原的硫酸的物質的量.
(2)將得到的CuSO4溶液加水配成500mL溶液,則500mLCuSO4溶液中CuSO4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