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儀征市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23 1: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在探究聲音的高低與杯中水量多少的關系時,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將手指潤濕后沿著高腳杯杯口摩擦,并多次改變杯中水的多少,比較聲音的高低,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組卷:98引用:15難度:0.9 -
2.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有粗(內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弓毛和弦摩擦發出聲音,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變二胡音調的是( )
A.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C.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弦換到摩擦外弦 D.旋轉弦軸,調整弦的松緊程度 組卷:1097引用:9難度:0.7 -
3.缺電地方的人們發明了一種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填有沙子,如圖,盛夏季節里,有利于給“冰箱”中食物降溫的做法是( )
A.換用鐵質材料制作內外罐 B.經常給兩罐間的沙子澆水 C.把“冰箱”放在密閉房間內 D.把“冰箱”放在濕熱環境中 組卷:1757引用:18難度:0.9 -
4.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1001引用:39難度:0.7 -
5.如圖所示,燒杯內盛有適量水并用酒精燈加熱(1個標準大氣壓下)。甲試管盛有水,乙試管盛有酒精(沸點為78℃),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甲、乙兩試管中的液體( )
A.都會沸騰 B.都不會沸騰 C.水會沸騰,酒精不會沸騰 D.水不會沸騰,酒精會沸騰 組卷:1094引用:7難度:0.7 -
6.夏天,有一種會冒煙的冰激凌,制作過程是向盛有冰激凌的杯內充入少量液態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冰激凌,貿然食用易凍傷食道,看似“熱氣騰騰”,其實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氣 B.液氮先汽化后液化后形成的液態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組卷:244引用:5難度:0.8 -
7.如圖是海波和蠟燭的熔化實驗圖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是海波,乙是蠟燭 B.甲的熔化時間是8min C.甲的熔點是48℃ D.甲在ab段繼續吸熱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8.小明家小區的景觀河中有一株綠葉紅花的睡蓮,當他透過一張有色玻璃紙觀察,發現這朵睡蓮變成“黑葉紅花”,小明這張有色玻璃紙的顏色是( )
A.黑色 B.綠色 C.藍色 D.紅色 組卷:256引用:6難度:0.9 -
9.在“五岳”之一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佛光”奇景。據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巨大的五彩繽紛的光環,與常見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樣。“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線傳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組卷:293引用:5難度:0.8
三、解答題(作圖題每圖2分,其余每空1分,共48分)
-
28.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麗把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繞ON翻折的紙板ABCD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她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EO方向射向O點,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
(1)為了使光線更加明顯,實驗應在較 (選填“亮”或“暗”)的環境下進行,實驗中讓光貼著紙板照射的目的是 ,如圖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為 °;
(2)實驗過程中,小麗同學將入射光線EO靠近ON,則反射光線 (選填“靠近”或“遠離”)ON;
(3)實驗過程中,進行下列 操作后,在紙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
A.如圖乙所示,將紙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
B.如圖丙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ON為軸旋轉
C.如圖丁所示,將紙板與入射光束一起以CD為軸向后傾倒
(4)若讓光沿著FO的方向射向O點,反射光會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組卷:56引用:1難度:0.5 -
29.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地震預警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后,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于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提醒,以減小相關區域的災害損失。
地震波的頻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長很長,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能輕松穿透大氣、海水、土壤、巖石等物質。由于地震波頻率很低,周圍環境對其吸收非常小,傳播幾千公里時,衰減僅為萬分之幾,所以其傳播的距離極遠,能傳到十幾萬公里以外。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縱波地殼中傳播速度最快,約為6千米/秒,破壞性最弱。橫波傳播速度約為3千米/秒,破壞性較強。當橫波與縱波相遇疊加后,會激發出面波。橫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壞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傳播速度最快就是電磁波了,其速度能達到:3×108米/秒。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縱波到達監測點后,通過網絡或信息提醒人們做好抵卸橫波和面波的準備即可達到地震預警的目的(如圖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減少14%;如果提前10秒預警,可使人員傷亡減少39%;如果提前60秒預警,則可使人員傷亡減少95%。
(1)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屬于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這種波 (選填“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結合圖乙,當地震波傳來時,能“聽”到地震波的是 ;
(3)如圖甲,若震源距監測點30千米,距離受災群眾60千米,地震發生后,地震局監測點在 秒后能接收到縱波信號。收到信號后,地震局立即發出預警,忽略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則受災群眾在收到預警信息后,可供做應急準備的時間為 秒。組卷:5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