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學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6/3 8:0:1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 1.根據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深邃的歷史星空中無數先賢用錦言妙語點亮思想的明燈。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1)
             
            ”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兇狠殘暴,百姓痛苦不堪;《雖有嘉肴》中“是故學然后知不足,(2)
             
            ”告訴我們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自身學識的缺乏: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揀盡寒枝不肯棲,(3)
             
            ”蘊含著詩人被貶黃州的高潔自許;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4)
             
            ”借寫梅花凋落的情景來表達自己至死不變的愛國之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5)
             
            ,(6)
             
            ”描寫了山光之美,潭水之清;白居易《賣炭翁》“(7)
             
            ,(8)
             
            ”反映賣炭翁矛盾心理和悲慘遭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9)
             
            ”表現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而這正是《大道之行也》“人不獨親其親,(10)
             
            ”的大同理想。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226引用:6難度:0.9
          • 3.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五千年來,中華大地歷經了多少的 甲 (A.風云變幻  B.千變萬化),但歷史的車輪不會碾碎曾經的輝煌,稍縱即逝的時間也不會成為不朽文化的羈 
             
            (A.bànɡ  B.bàn)。因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歷史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演yì  ②(A.譯 B.繹)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我們要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博人才隊伍,摒棄世俗的 乙   (A.焦躁  B.浮躁),  丙。這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代代相傳、歷久彌新,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1)為文中①處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拼音,為文中②處選擇正確的漢字。(只填序號)
             
                    ②
             

            (2)從文中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處。(只填序號)
             
                    乙
             

            (3)填入丙處的語句,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①用匠心呵護遺產當“守護者”
            ②讓文化滋養社會當“發揚者”
            ③以自信賡續文明當“傳承者”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組卷:14引用:3難度:0.8

          二、閱讀(64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進入唐代以后,飲茶漸成風氣,并形成了中國的茶文化。因為茶有著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熱解毒的養生及藥用價值,再加上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茶很早就在世界廣泛傳播。日本、朝鮮、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亞洲國家“茶”的讀音均來自中國,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中國茶向世界傳播依托了多種方式:唐朝時,日本派出大批人員渡海前來學習中國文化,茶樹的種植和飲茶的方法也由此傳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萬歷皇帝派出公使將茶作為貴重的外交禮品,贈送給俄國沙皇。茶還作為重要的商品被輸送到多個國家。興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馬古道就是一條以馬幫運輸茶、鹽等物資的國際商貿通道,這條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紅海海岸。十七世紀,航海業發達的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大量地從中國販運茶葉至歐洲各國。

            材料二:
                  中國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藝術性,其中茶道藝術還蘊含著中華傳統禮儀。唐代陸羽在他撰寫的《茶經》中創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標志著唐人飲茶已開始注重品飲藝術。現代中國的茶道藝術更為典雅精致,包括賞茶、賞具、沖泡、奉茶、聞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環節,首敬在座長者,充分體現了中國“尊老敬上”的傳統。
            材料三:
                  “一帶一路”是新時期我國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構想。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隨著“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入,茶作為重要的文化傳播媒介,逐漸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沿線各國通過各類茶事活動,以茶為媒,化解隔閡,進行貿易交流,實現共同發展。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茶葉出口為10.85萬噸,同比增6.0%,出口總額7.19億美元。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推進,中國茶文化將發揮更大的價值。
                  在茶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面對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雖然現在我國茶葉輸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費量僅為世界第六,30歲以下的消費群體往往首選碳酸飲料、咖啡、果汁等時尚飲品。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很多亞洲國家“茶”的讀音均來自中國,這就很好地證明了中國茶很早就在世界廣泛傳播。
            B.茶有著養生及藥用價值、高雅的藝術價值,茶道藝術還蘊含著中華傳統禮儀價值。
            C.賞茶、賞具、沖泡、奉茶、聞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是中國的茶道藝術的完整流程。
            D.“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通過各類茶事活動,化解隔閡,進行貿易交流,實現共同發展。
            (2)中國茶是如何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請根據材料一簡要概括。
            (3)我國茶葉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還面臨哪些問題呢?請根據材料三簡要概括并提出兩條建議。

            組卷:4引用:1難度:0.3

          三、作文(60分)

          • 10.“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是顏回的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精神;“世忠貞興故國,滿腔熱血沃中華”,是趙一曼的精神;“攻城不怕艱,攻書莫畏難”,是葉劍英的精神。
                  古往今來,那些杰出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動、欽佩,然而一旦遇到具體問題需要作出選擇時,人們往往又會猶豫,甚至畏縮不前。請結合你自己的生活經歷、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內容具體,感情真摯,認識深刻;
            ②不少于600字,文體不限;
            ③不能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組卷:7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