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湖北省新高考化學試卷(選擇性)

          發布:2025/1/7 2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48引用:6難度:0.8
          • 2.蓮藕含多酚類物質,其典型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類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77引用:2難度:0.6
          • 3.武當山金殿是銅鑄鎏金大殿。傳統鎏金工藝是將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著在器物表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09引用:5難度:0.5
          • 4.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組卷:940引用:8難度:0.7
          • 5.化學物質與生命過程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87引用:3難度:0.8
          • 6.下列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略)或現象錯誤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蝕 C.鈉的燃燒 D.石蠟油的熱分解

            組卷:458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 18.全球對鋰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鹽湖提鋰”越來越受到重視。某興趣小組取鹽湖水進行濃縮和初步除雜后,得到濃縮鹵水(含有Na+、Li+、Cl-和少量Mg2+、Ca2+),并設計了以下流程通過制備碳酸鋰來提取鋰。

            25℃時相關物質的參數如下:LiOH的溶解度:12.4g/100gH2O
            化合物 Ksp
            Mg(OH)2 5.6×10-12
            Ca(OH)2 5.5×10-6
            CaCO3 2.8×10-9
            Li2CO3 2.5×10-2

            回答下列問題:
            (1)“沉淀1”為
             

            (2)向“濾液1”中加入適量固體Li2CO3的目的是
             

            (3)為提高Li2CO3的析出量和純度,“操作A”依次為
             
             
            、洗滌。
            (4)有同學建議用“侯氏制堿法”的原理制備Li2CO3。查閱資料后,發現文獻對常溫下的Li2CO3有不同的描述:①是白色固體;②尚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為探究LiHCO3的性質,將飽和LiCl溶液與飽和NaHCO3溶液等體積混合,起初無明顯變化,隨后溶液變渾濁并伴有氣泡冒出,最終生成白色沉淀。上述現象說明,在該實驗條件下LiHCO3
             
            (填“穩定”或“不穩定”),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他們結合(4)的探究結果,擬將原流程中向“濾液2”加入Na2CO3改為通入CO2。這一改動能否達到相同的效果,作出你的判斷并給出理由
             

            組卷:551引用:5難度:0.3
          • 19.自發熱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某實驗小組為探究“CaO-Al-H2O”體系的發熱原理,在隔熱裝置中進行了下表中的五組實驗,測得相應實驗體系的溫度升高值(ΔT)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實驗編號 反應物組成  
            a 0.20gCaO粉末5.0mLH2O
            b 0.15gAl粉5.0mLH2O
            c 0.15gAl粉5.0mL飽和石灰水
            d 0.15gAl粉5.0mL石灰乳
            e 0.15gAl粉、0.20gCaO粉末5.0mLH2O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
            ①CaO(s)+H2O(l)═Ca(OH)2(s)ΔH1=-65.17kJ?mol-1
            ②Ca(OH)2(s)═Ca2+(aq)+2OH-(aq)ΔH2=-16.73kJ?mol-1
            ③Al(s)+OH-(aq)+3H2O(l)═[Al(OH)4]-(aq)+
            3
            2
            H2(g)ΔH3=-415.0kJ?mol-1
            則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的ΔH4=
             
            kJ?mol-1
            (2)溫度為T時,Ksp[Ca(OH)2]=x,則Ca(OH)2飽和溶液中c(OH-)=
             
            (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
            (3)實驗a中,4min后ΔT基本不變,原因是
             

            (4)實驗b中,ΔT的變化說明Al粉與H2O在該條件下
             
            (填“反應”或“不反應”)。實驗c中,前3min的ΔT有變化,其原因是
             
            ;3min后ΔT基本不變,其原因是
             
            微粒的量有限。
            (5)下列說法不能解釋實驗d在10min內溫度持續升高的是
             
            (填標號)。
            A.反應②的發生促使反應①平衡右移
            B.反應③的發生促使反應②平衡右移
            C.氣體的逸出促使反應③向右進行
            D.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加快
            (6)歸納以上實驗結果,根據實驗e的特征,用文字簡述其發熱原理
             

            組卷:33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