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10/30 22: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關于科學實驗中“操作-現象-結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某固體物質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該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離子 C.某溶液用 pH 試紙測試,pH 試紙變藍色(pH 約為 10),該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不變色,可斷定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組卷:36引用:6難度:0.5 -
2.如果用右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下表選項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
選項 1 2 3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種子植物 B 系統 器官 組織 C 爬行動物 脊椎動物 動物 D 細胞 器官 組織 A.A B.B C.C D.D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3.下列有關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5g 硫和5g 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物質量為10g B.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總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C.將5g鐵和5g銅混合后,物質的總質量為10g,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D.鎂條燃燒后質量增加,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組卷:64引用:3難度:0.5 -
4.某實驗小組同學在目鏡(5×)和物鏡(10×)的鏡頭組合下,看到 視野中有一長條形微生物在按順時針方向流動(如圖)。有 A、B、C、D 四位同學根據實驗事實,針對被放大對象及倍數、裝片上真實微生物的游動方向等作出的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長度放大 50 倍、逆時針 B.面積放大 50 倍、逆時針 C.長度放大 50 倍、順時針 D.面積放大 50 倍、順時針 組卷:103引用:4難度:0.5 -
5.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高速公路上小汽車的正常行駛速度約為120m/s B.教室里的日光燈正常發光時的電流約為40mA C.將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書撿起放到課桌上所做的功約為2J D.一名中學生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500pa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6.蝴蝶蘭利用其植株的葉片、莖尖等結構,經消毒處理后接種到培養基上,可培育出大量的植株。下列繁殖方式與培育蝴蝶蘭有著本質區別的是( )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樹優良品種 B.月季用枝條扦插 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雜交水稻 D.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7.有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是“顯微鏡的操作”,該操作會使鏡筒下降 B.乙是“膝跳反射”,可進一步研究高級神經中樞可以控制低級神經中樞的反射 C.丙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證明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 D.丁是“食物能量的測定”,為了使實驗效果明顯可增加試管內的水的量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8.碘液是一種黃色輕微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常用于生物實驗中,以下四個初中科學課本的探究活動中用到碘液試劑作用和性質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觀察玉米種子結構時用碘液檢驗胚乳中的營養成分 B.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的影響,用碘液檢驗淀粉是否存在 C.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用碘液染色 D.用碘液驗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9.科學中的論斷是需要通過實驗或事實去證明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證據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現象 B.地殼在不斷變動的證據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C.大西洋海底在不斷擴張的證據之一是遠離洋中脊的洋底巖石年齡較老 D.大陸是漂移的證據之一是大西洋兩岸古生物群具有親緣關系 組卷:15引用:4難度:0.5 -
10.小金在實驗室完成了兩個有關“水變化”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
A.兩個實驗都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B.電解水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兩個實驗變化前后分子種類都改變 D.玻璃管b中的氣體具有可燃性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11.小球A靜止放在光滑車廂底板上(設車廂底板足夠長),如圖所示。當車廂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時,車廂從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做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則小球A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是( )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作與車廂同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C.處于靜止狀態 D.作與車廂反方向速度越來越大的直線運動 組卷:580引用:6難度:0.5 -
12.2019年的夏至是6月21日(農歷五月十九),在當天,地球在圖甲中和月球在圖乙中的位置分別是( )
A.1和5~8之間 B.3和6~7之間 C.1和6~7之間 D.3和5~8之間 組卷:19引用:2難度:0.5
四、解答題(共32分)
-
36.某公司生產出的純堿產品中經檢測只含有氯化鈉雜質.為測定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20℃時,稱取該產品樣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中,碳酸鈉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氣體完全逸出,得到不飽和NaCl溶液;反應過程用精密儀器測得燒杯內混合物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關系如圖所示.
(1)生成CO2的質量為
(2)求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到不飽和Na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組卷:14引用:2難度:0.5 -
37.溫州地區常下暴雨,導致水庫水位超過警戒線產生危險。為自動測量水庫水位超出警戒線的高度,小明設計了一臺簡易水位測量儀,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密度比水大的圓柱體M底面積為10厘米2,物體M和N重力均為40牛,繩子繞過定滑輪把MN兩物體相連,調節繩子長度使M的下表面與水庫警戒線相平,輕質杠桿OB繞O點轉動,物體N放在杠桿的B處,OB長102厘米,力敏電阻R1通過A處對杠桿產生支撐,OA長51厘米,力敏電阻R1阻值與所受壓力FA的關系如表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恒為6伏,R0的阻值不變,在電流表相應的位置標出水位高度。(杠桿OB自身重力、繩重和摩擦均不計,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
壓力FA(牛) 0 10 20 30 電阻R1(歐) 20 15 10 5
(2)小明對自己制作的簡易水位測量儀進行了如下測試并標注刻度,請完成相關問題:
①已知圓柱體M還未浸入水中時,電壓表示數為2伏,則R0的阻值為 Ω。
②當某次水位超過警戒線一定高度h,電流表示數為0.3安,請計算h的高度值?(寫出計算過程)
(3)若用這個完成測試的測量儀來測量海水超過警戒線的高度,只通過調節物體N在杠桿上放置的位置(其它條件不變),仍用電流表也能準確讀出水位高度,則應如何調節N的位置,并說出理由:。(已知ρ海水=1.02×103千克/米3)組卷:2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