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三利中學九年級(上)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31 0: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 1.在下列變化中,有一個變化與其他變化的本質不同,該變化是(  )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2.下列圖標中是我國“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

            組卷:43引用:5難度:0.7
          • 3.利用催化劑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X,是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之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
            催化劑
            X+H2O,X的化學式為(  )

            組卷:737引用:51難度:0.5
          • 4.下列物質的用途,既利用了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化學性質的是(  )

            組卷:57引用:25難度:0.9
          • 5.“生命可貴,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一氧化氮是汽車尾氣中的一種大氣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在空氣中能與氧氣迅速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在實驗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  )

            組卷:101引用:56難度:0.9
          • 7.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應把混合氣體通過(  )

            組卷:57引用:20難度:0.9
          • 8.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組卷:921引用:187難度:0.7
          • 9.對于下列幾種化學符號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組卷:385引用:155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3分)

          • 26.某興趣小組對“蠟燭燃燒的產物”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石蠟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做出猜想】蠟燭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實驗驗證】
            (1)用干冷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觀察到
             
            ,證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飽和石灰水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交流談論】實驗中小明觀察到一個意外的現象:小燒杯內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質.經分析,同學們一致認為黑色物質是石蠟不充分燃燒生成的
             
            .由此他們猜想還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為驗證一氧化碳,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驗證】(1)實驗前,現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團棉花,其目的是
             

            (2)將a端插入蠟燭的焰心.
            (3)用酒精加熱b端的糊狀物,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黑色物質變成紅色,證明蠟燭不充分燃燒有一氧化碳生成.
            (4)為防止玻璃管中的紅色物質又被氧化成黑色,接下來的操作是
             

            【拓展應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質,浪費資源,且污染空氣.為使其充分燃燒,應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條即可).

            組卷:66引用:7難度:0.5

          四、計算題(共5分)

          • 27.為測定實驗室中某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明取25.0g過氧化氫溶液放入燒杯中,然后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請計算:

            (1)反應后產生氣體的質量為
             
            g。
            (2)此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組卷:224引用:36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