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7 2: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生理過程不會在內環境中發生的是( )
A.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沉淀 B.肝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經過循環系統和皮膚等排出體外 C.消化道通過分泌胰液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物質 D.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通過體液運輸到全身各處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穩態是生命系統的顯著特征。下列關于穩態及其調節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細胞水平上的穩態受到破壞 B.負反饋調節有利于穩態的維持,正反饋調節一般不利于穩態的維持 C.高強度運動時,機體通過神經調節來維持體溫相對穩定 D.穩態就是指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穩定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3.美國兩位科學家因在“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而榮獲202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感受器是指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B.產生冷覺或熱覺等溫度變化的神經中樞在下丘腦 C.皮膚或腺體中的感覺神經末梢包括溫度和觸覺感受器 D.人體的感受器細胞感受到溫度或觸覺刺激后會引起K+外流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4.糖皮質激素具有抗中毒、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的作用,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激素之一。如圖表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程的機理,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調節過程中存在負反饋調節 B.Z激素的含量過高會促進X、Y激素的合成分泌 C.X激素和Y激素的靶細胞有多種 D.抗利尿激素存在圖示分級調節過程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5.很多觀眾在看電影《長津湖》時,為電影情節所吸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在這些生理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情況是( )
A.觀看過程中產生的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單向傳導 B.腎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導致呼吸頻率減慢 C.交感神經的活動占據優勢,使心臟的跳動加快 D.電影情節的刺激可以作用于視覺感受器和聽覺感受器 組卷:14引用:4難度:0.7 -
6.發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表明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發揮作用,過早的使用消炎藥,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免疫效果。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發熱的原因可能是細胞活性增強、代謝加快而導致的產熱增加 B.病人發熱體溫長時間維持在39℃,說明機體的產熱量大于散熱量 C.體溫調節過程中既存在反饋調節也存在分級調節 D.相對于吃消炎藥,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免疫效果更持久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7.在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過程中,環境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就是由溫度因素決定的 B.受光照刺激后光敏色素的結構發生變化,變化信息會傳導至細胞核影響基因的表達 C.重力對植物的影響,是通過“平衡石”細胞引起植物體內信號分子的轉變而實現的 D.植物的生長發育實際上是植物響應環境變化進行調節,而表現出來的器官和個體的變化 組卷:41引用:3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9分。
-
22.2020年起源于東非的蝗災數月就席卷了東非、西非的10多個國家,此后蝗蟲群又進入亞洲的部分國家。根據媒體報道,當時蝗蟲的數量已經達到4000億只。這次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嚴重威脅當地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計。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有效治理蝗災,則可以通過調查跳蝻的種群密度來為蝗災的治理提供依據。調查跳蝻的密度時,常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2)面對蝗災,人們想出了很多滅蝗辦法,我國科研人員在研究“牧鴨治蝗”時構建的鴨-蝗蟲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該模型中,蝗蟲數量由N1變為N3的過程中,鴨的數量變化趨勢為
(3)蝗蟲群經過某地區時遇到秋天過早降溫,許多蝗蟲在產卵前死亡,導致該地區次年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原因是組卷:27引用:2難度:0.5 -
23.自從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倡議后,我國多地積極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在生態治理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回答下列問題:
(1)從群落演替的類型分析,退耕還林發生的是
(2)在陸生群落中。決定植物地上分層的環境因素有
(3)研究退耕還林前后的群落區別,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組卷:9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