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20分)
-
1.化學變化不僅有新物質生成,而且還伴隨能量變化。以下能量變化不是由化學變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發出巨響 B.電水壺通電發熱 C.煤燃燒火力發電 D.蠟燭燃燒發光 組卷:73引用:4難度:0.5 -
2.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高層樓房著火時,不能乘坐電梯逃離 B.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的標志 C.在房間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氣中毒 D.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要做燈火實驗 組卷:44引用:15難度:0.9 -
3.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加熱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等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才可排放 C.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凈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餾的凈化程度最高 D.自來水是干凈、衛生的純凈物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4.下列對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都能夠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離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 組卷:1214引用:35難度:0.7 -
5.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獲取能量的方式只能通過燃料的燃燒 B.實驗室中不小心將酒精燈打翻著火,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C.物質只要與氧氣接觸,且溫度足夠高就可以燃燒 D.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依據的滅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6.下列關于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將二氧化碳氣體制成干冰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化學反應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環-水分子不斷運動且分子間的間隔發生改變 D.食物變質-食物中的分子種類不變,但分子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組卷:392引用:37難度:0.5 -
7.如圖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屬于金屬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種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組卷:1503引用:58難度:0.6 -
8.甲醛(CH2O)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對人體有害。不合格的家居用品或裝修材料中常常含有甲醛,損害人體健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甲醛分子由4個原子構成 B.甲醛燃燒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甲醛是氧化物 D.甲醛分子中的原子都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組卷:112引用:4難度:0.6
四、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28分)
-
24.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三組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
查閱資料:①過氧化鈉(Na2O2)和碳酸鈉(Na2CO3)不燃燒;
②二氧化碳能與過氧化鈉在常溫下反應,并伴有能量的釋放,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1)如圖1所示,能燃燒的物質是
A.水中的白磷
B.銅片上的白磷
C.銅片上的紅磷
(2)如圖2所示,將液體a滴入瓶中并與固體b接觸,能觀察到白磷燃燒,則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如圖3所示,在空氣中放置時,兩團棉花均不燃燒;若將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燒杯時,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①
(4)目前科技人員研制出自動滅火磚,磚里壓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這種磚砌成的房屋發生火災時,在高溫烘燒下,磚會裂開并噴出二氧化碳,從而撲滅火焰。自動滅火磚的主要滅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
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組卷:41引用:3難度:0.5
四、分析與計算(本題I個小題,共7分)
-
25.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某興趣小組為了測定雞蛋殼中CaCO3的含量,現取15g雞蛋殼,搗碎,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濃度的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雞蛋殼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燒杯中的反應剩余物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水蒸氣的揮發),其中。當反應進行到B點時,所用鹽酸剛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
試計算(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1)產生CO2的質量為
(2)該雞蛋殼中CaCO3的質量分數。
(3)80g稀鹽酸中HCl的質量。組卷:2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