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聲 測試題B卷》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8/1 8:0:9
一、選擇題
-
1.在門窗關閉的空教室里說話,會感到聲音比在門窗打開放有桌椅的教室里聲音響亮,原因是( )
A.聲音的音調低些 B.聲音的音調高些 C.聲音與回聲分開了 D.聲音與回聲混在一起了 組卷:101引用:4難度:0.8 -
2.城市建設和管理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兩旁植樹;穿城而過的高鐵兩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廣場舞的大媽要把音量調小一些,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減小噪聲污染 B.減小大氣污染 C.綠化美化環境 D.緩解“熱島效應” 組卷:232引用:10難度:0.8 -
3.下列聲現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
A.
蝙蝠靠超聲波發現昆蟲B.
倒車雷達C.
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氣,鬧鐘聲音變小D.
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組卷:55引用:3難度:0.7 -
4.如圖是我國科技館里面的“聲聚焦”裝置,是一個呈鍋蓋狀的凹形圓盤,小麗將耳朵靠近裝置固定架的中心時,遠處傳來的微小聲音就會變大,原因是“聲聚焦”改變了遠處傳來的聲音的( )
A.響度 B.音調 C.音調和響度 D.聲速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
5.以下與聲現象有關的幾個實驗中,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
實驗:①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在抽取鐘罩內的空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
②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輕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飛濺;
③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④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組卷:1327引用:43難度:0.6 -
6.如圖所示是海螺形超聲波加濕器,關于加濕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加濕器是利用超聲波工作的 B.加濕器工作過程中,人聽到的聲音是超聲波 C.加濕器的工作過程利用了聲音具有能量 D.超聲波的傳播也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組卷:83引用:4難度:0.9 -
7.賈湖骨笛(如圖所示)是以鶴類翅骨制成的,它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關于骨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笛發出的聲音是依靠空氣傳播的 B.吹奏的笛聲是由笛子振動產生的 C.吹奏的笛聲可以傳遞信息 D.按住不同的笛孔,發出聲音的音調會改變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五、解答題
-
20.如圖所示,將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撥動刻度尺使其振動,聽刻度尺發出的聲音。
(1)實驗時若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不同大小的力撥動刻度尺,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與 的關系。
(2)實驗時若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撥動刻度尺,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與 的關系。
(3)換用鋼尺做此實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與塑料尺相同,撥動尺子的力也保持相同,則聽到聲音的主要差異是 不同(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組卷:624引用:14難度:0.7
六、科普閱讀題
-
21.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白鰭豚
千百年來,水深浪闊的長江中生活著一種體態豐腴、泳姿優美的水生哺乳動物,它就是白鰭豚。白鰭豚流線型的身體像一條大魚,它的背部為青灰色,腹面潔白。
白鰭豚主要捕食長江中的魚。白鰭豚的眼睛很小,只有綠豆粒大,雖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是怎樣尋找食物和探測目標的呢?原來,水為優良的傳聲導體,聲在水中傳播速度是1500m/s,白鰭豚在這樣的環境中具有了發達的回聲定位能力,利用聲吶信號來尋找食物或識別目標。聲吶信號還用于白鰭豚個體之間的通信聯系。
(1)白鰭豚在長江中具有了發達的回聲定位能力,利用聲吶信號來尋找食物或識別目標,聲吶信號還用于白鰭豚個體之間的通信聯系。這種聲吶信號屬于 (選填“可聽聲”“超聲波”或“次聲波”)。
(2)這種聲吶信號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得到了應用,請舉一例:。
(3)白鰭豚將聲吶信號用于白鰭豚個體之間的通信聯系,若白鰭豚從正對同伴發射聲吶信號,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3s,那么它到同伴的距離為m。組卷:1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