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1《3.1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2019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課時自測]
-
1.下列物質中,容易通過細胞膜的是( )
A.淀粉 B.甘油 C.蛋白質 D.糖類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2.脂類物質能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是因為( )
A.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架 B.細胞膜上有搬運脂類物質的蛋白質 C.細胞膜上有糖蛋白 D.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多可以運動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3.細胞膜的結構成分是( )
A.蛋白質和脂肪 B.蛋白質和磷脂 C.葡萄糖和蛋白質 D.磷酸和蛋白質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4.提出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科學家是( )
A.歐文頓 B.羅伯特森 C.桑格和尼克森 D.施旺和施萊登 組卷:77引用:6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3.有人發(fā)現(xiàn),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細胞膜的脂質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齊。細胞膜厚度減小,而膜表面積擴大,膜對離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對于膜上述的變化,合理的解釋是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14.根據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1)1885年在研究各種未受精卵細胞的透性時,發(fā)現(xiàn)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透過細胞膜十分困難。這表明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為紅細胞表面的2倍。由此認為細胞膜由
(3)1970年,科學家用發(fā)綠色熒光的染料標記小鼠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用紅色熒光的染料標記人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將小鼠細胞和人的細胞融合。將這兩種細胞融合成一個細胞時,開始時一半呈綠色,另一半呈紅色,在37下經過40分鐘,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布在細胞的表面。這個實驗說明組卷:6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