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遼寧省丹東五中九年級(上)入學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8/2 8:0:9

          一、選擇題(1—7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8—10為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漏選,錯選、多選不得分,共30分)

          • 1.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該現(xiàn)象說明了(  )

            組卷:3525引用:64難度:0.7
          • 2.建盞是南平特產(chǎn),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圖的建盞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45引用:11難度:0.5
          • 3.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物體的慣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328引用:5難度:0.7
          • 4.如圖所示,三個質(zhì)量相同、底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內(nèi)分別裝有甲、乙、丙三種液體,它們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

            組卷:2752引用:36難度:0.6
          • 5.用50N的水平力F,把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A壓在豎直的墻壁上,如圖所示,這時若物體A剛好沿墻面勻速下滑,則A物體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及墻面受到的壓力分別為(  )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所示的試管內(nèi)裝有一定量的水,當試管豎直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1;當管傾斜放置時,水對管底的壓強為p2,比較p1、p2的大小,則(  )

            組卷:201引用:6難度:0.7
          • 7.同一密度計先后放在密度為ρ、ρ的液體中,靜止時所處位置如圖所示,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甲浮、F乙浮。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組卷:1440引用:21難度:0.5
          • 8.水平桌面上的甲、乙兩個相同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水和鹽水,小民將一個放了很久的小雞蛋a放在水中,發(fā)現(xiàn)a漂浮,他又找來了一個新鮮的大雞蛋b放在鹽水中,b卻沉在杯底,如圖所示,此時水和鹽水的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30引用:12難度:0.4
          • 9.如圖所示,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得越來越快。關于該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844引用:7難度:0.9
          • 10.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時間t內(nèi),將重為G的貨物勻速提升了h,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恒為F,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共21分。)

          • 29.如圖所示,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將小鋼球從高度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推動同一小木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實驗,其中h1=h3>h2,mA=mB<mC
            (1)小鋼球在滾下斜面的過程中,它的
            能轉化為動能。其動能大小是通過
            來反映的。
            (2)小鋼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小鋼球具有
            。小木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
            力的作用。
            (3)分析比較甲和乙兩組實驗可知,物體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

            (4)分析比較
            兩組實驗可知物體的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系。

            組卷:1470引用:10難度:0.3
          • 30.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某小組“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1 2 3
            鉤碼重G/N 4 4 6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2
            繩端拉力F/N 1.8 1.6 2.4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4
            機械效率η 74.1% 62.5%
            (1)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2)通過第1、2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質(zhì)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3)小組同學再用第1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做第3次實驗,表中第3次實驗中空缺的數(shù)據(jù)應為:繩端移動距離s=
            m,機械效率η=

            (4)只要滑輪組結構一定,知道繞動滑輪的有n股細繩,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器材就可以不需要
            這一測量工具。
            (5)小組同學采用如圖丙的裝置,改變動滑輪重G,提升同一物體進行多次實驗,根據(jù)獲得數(shù)據(jù)并繪制出如圖丁的圖象,分析圖象中的A點可知,被提升物體的重力為
            N(忽略繩重和摩擦)。

            組卷:54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