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重慶市巫山縣官渡中學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7 23:0:2
一、單選題(20*2=40分)
-
1.下列有關種群密度及調查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B.種群密度能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C.可采用樣方法調查蚜蟲的種群密度 D.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為了更好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獲取育種原材料,將某一年生植物甲分別引種到高緯度和低緯度種植,若干年后,高緯度地區種群的核基因序列有多個變異位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野生植物資源作為育種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B.高緯度和低緯度兩個種群核基因序列差異屬于基因多樣性 C.地理隔離后種群內的隨機交配,不會導致該種群發生進化 D.引種到不同緯度的兩個種群與無機環境均存在共同進化 組卷:20引用:2難度:0.6 -
3.150枚被稱為“貴族牛”的紅安格斯牛純種胚胎在河南祥基集團高檔肉牛示范養殖基地同期移植接種,開始利用本地黃牛作受體牛“借腹生子”.據悉,如此大規模的高檔肉牛胚胎移植工程在全國屬首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紅安格斯牛的主要職能是提供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胚胎 B.此法獲得的紅安格斯小牛性狀與本地黃牛相同 C.“借腹生子”可以充分發揮紅安格斯牛的繁殖潛力 D.本地黃牛作受體牛應具有健康的體質和正常繁殖能力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4.下列有關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培養時常用胃蛋白酶制備細胞懸液 B.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理論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 C.植物體細胞雜交獲得的雜種植株含有兩個親本的遺傳信息 D.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對細胞進行多次篩選的目的和方法相同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5.束頂病毒是香蕉的嚴重病害之一,常用感病植株的莖尖作外植體以獲得脫毒苗。科研人員進行相關實驗的結果如表所示,敘述錯誤的是( )
莖尖預處理 莖尖數量 成活莖尖數 成活率(%) 脫毒莖尖數 脫毒率(%) 未低溫保存 32 30 93.75 8 26.67 超低溫保存 60 33 55.00 20 60.61 A.獲得脫毒苗利用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 B.培養基中常添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 C.結果顯示超低溫保存莖尖可以提高脫毒率 D.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病毒顆粒檢測莖尖脫毒率 組卷:51引用:10難度:0.8 -
6.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種生物之間以及非生物環境與生物之間進行傳遞 B.蝙蝠“回聲定位”和狗外出時的“頻頻撒尿”分別體現了行為信息、化學信息 C.牧草生長旺盛,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體現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D.信息傳遞應用在農業生產中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組卷:42引用:14難度:0.7 -
7.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限制酶只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只能識別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B.只有同種限制酶切割的末端才能連接,不同限制酶切割的末端不能連接 C.基因工程中,只能利用天然質粒,質粒上的標記基因用于重組DNA的篩選 D.質粒是獨立于細菌擬核DNA之外的環狀雙鏈DNA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8.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碳循環就是指CO2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間的循環 B.農田生態系統中秸稈還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儲碳量 C.光合作用是碳由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徑 D.所有的物質均可通過食物鏈快速回歸非生物環境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24.蛋白質W是某種病毒的抗原。某研究小組擬仿照制備乳腺生物反應器的研究思路,制備一種膀胱生物反應器來獲得,基本過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需要選擇的啟動子是
(2)①過程需要DNA連接酶,根據DNA的連接酶的來源不同,可以將這些酶分為
(3)④過程的生理學基礎是之一是受體對移入的外來胚胎基本
(4)從上述流程可知,轉基因動物發生的可遺傳變異是
(5)步驟④胚胎移植前是否需要對動物的性別進行鑒定組卷:23引用:3難度:0.6 -
25.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建立群體免疫屏障、防止疫情暴發的主要手段。我國已有3個滅活疫苗、1個腺病毒載體疫苗和1個重組亞單位疫苗批準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滅活疫苗是使用非洲綠猴腎(Vero)細胞進行病毒培養擴增,經β-丙內酯滅活的病毒,保留抗原成分以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并加用氫氧化鋁佐劑以提高免疫原性。回答下面的問題:
(1)非洲綠猴腎(Vero)細胞培養是疫苗研發的主要環節,非洲綠猴腎(Vero)細胞培養時,除了適宜的營養物質、溫度等條件外,還需要控制氣體條件是
(2)為檢測某種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某研究所選擇了15只生理狀況相同的大鼠,隨機分為5組。A組每只注射0.5μg疫苗;B組每只注射5μg;C組每只注射50μg;D組每只注射5mg;E組進行X操作。第1次免疫后,第7d加強免疫,第21d攻毒,第35d解剖檢驗。A、B、C、D均出現抗新冠病毒抗體、且均未出現免疫病理反應。
①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②該實驗結果證明組卷: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