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0章 酸和堿》2021年單元測試卷(19)
發布:2024/12/11 9:30:2
一、選擇題
-
1.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有助于獲得化學知識并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下列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某無色氣體混入空氣后點燃爆炸,可證明該氣體一定是H2 B.KNO3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可證明KNO3溶于水吸熱 C.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證明該物質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D.某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可證明該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組卷:37引用:8難度:0.9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稀鹽酸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B.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C.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加入足量的水,然后過濾 D.家中天然氣 裝置漏氣時,應先關閉閥門,并打開門窗 組卷:11引用:5難度:0.9 -
3.下面是某學生對課本中圖表資料的使用情況,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金屬能否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 B.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斷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C.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判斷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 D.根據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 組卷:75引用:27難度:0.9 -
4.向裝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燒杯中,不斷慢慢滴入稀H2SO4至過量,有關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58引用:10難度:0.9 -
5.產生下列現象,只和空氣中的水蒸氣有關的是( )
A.固體燒堿要密封存放 B.濃硫酸露置于空氣中會增重、變稀 C.生石灰長期在空氣中放置會變質 D.銅制品長期放在空氣中會產生“銅銹”[化學式為Cu2(OH)2CO3] 組卷:10引用:6難度:0.9 -
6.現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種物質,在常溫下它們兩兩相互發生的化學反應有( )
A.7個 B.6個 C.5個 D.4個 組卷:190引用:37難度:0.9 -
7.溶液的堿性強弱跟溶液中OH-的數量有關。一定體積的溶液中OH-數量越多,則溶液堿性越強。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為1.1g/cm3)與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為1.1g/cm3)相比較,堿性更強的是( )
A.NaOH B.KOH C.一樣強 D.無法比較 組卷:1162引用:8難度:0.7 -
8.下列是對一些實驗操作的設計或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
A.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才能驗證其質量守恒 B.實驗室制備氣體選擇發生裝置時,首先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 C.測定未知溶液的酸堿度時,可以將pH試紙直接伸到待測溶液中 D.檢驗久置于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可用氯化鋇溶液進行驗證 組卷:93引用:10難度:0.7
三、簡答題
-
24.請寫出四種鑒別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方法.
(1)
(2)
(3)
(4)組卷:19引用:2難度:0.5
四、綜合應用題
-
25.“魚浮靈”主要成分是過碳酸鈉(xNa2CO3?yH2O2),俗稱固體雙氧水。興趣小組對其進行以下探究:
[性質探究]
(1)取少量“魚浮靈”于試管中加水,有持續細小氣泡緩慢放出;向試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產生大量氣泡。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木條
(2)取實驗(1)中上層清液,測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現渾濁現象,說明有
結論:過碳酸鈉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化學性質。
[工業制備]
(查閱資料)異丙醇為有機溶劑,水與異丙醇可以互溶,過碳酸鈉在異丙醇中溶解度較小。
(3)穩定劑中MgCl2和Na2SiO3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一種難溶物將過碳酸鈉粒子包裹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濁液中加入異丙醇的作用是
(5)操作Ⅱ中洗滌晶體的試劑最好選用
A.飽和NaCl溶液
B.水
C.異丙醇
D.稀鹽酸
(6)根據如表數據,你認為上述制備反應的最佳溫度范圍是溫度范圍/℃ 5~10 10~15 15~20 20~25 活性氧含量/% 13.94 14.02 15.05 14.46 “魚浮靈”的產率/% 85.49 85.78 88.38 83.01
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產品中活性氧含量測定和過碳酸鈉(xNa2CO3?yH2O2)組成的測定(雜質對測定無影響)。
查閱資料:
①“魚浮靈”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
②過碳酸鈉能與酸反應放出CO2和O2。
(7)實驗前先緩慢通N2一段時間,加熱銅網至紅熱后,再緩慢滴入過量稀硫酸,C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8)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熱銅網,會導致x:y的值
(9)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10)實驗測得C裝置中銅網增重1.2g,D裝置增重2.2g。該產品中活性氧含量為組卷:5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