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萬州區五校高三(上)聯考生物試卷(1月份)
發布:2024/8/2 8:0:9
一、單項選擇題
-
1.如圖甲、乙、丙、丁表示人體體液的各種成分及其相互關系,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B.乙表示組織液,丁表示細胞內液 C.丁中O2濃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營養不良引起組織水腫時,甲的含量會增多,乙的含量會減少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有關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遞質、激素、抗體和消化酶都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B.增加細胞外K+濃度神經細胞更容易興奮 C.血漿pH的相對穩定僅與緩沖物質有關 D.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溫度、酸堿度和滲透壓的相對穩定狀態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3.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人體處于興奮狀態時,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 B.軀體運動神經屬于腦神經,內臟運動神經屬于脊神經 C.眼睛接受光信息引起的瞳孔收縮和擴張分別受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的支配 D.大腦皮層受損仍可完成縮手反射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4.如圖表示兩個神經元連接成的神經興奮傳導通路示意圖,圖中字母表示相關的結構或刺激部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的⑤所代表的肌肉就是效應器 B.只要給予①處或④處一刺激,該處神經元就能產生興奮 C.若用某種藥物處理②處,可能引起③處釋放大量Cl- D.神經遞質只能由②的末梢釋放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5.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毒品可卡因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吸毒者把可卡因稱作“快樂客”。正常情況下,多巴胺發揮作用后會被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胺轉運蛋白從突觸間隙回收,而可卡因能與多巴胺轉運蛋白結合,使多巴胺轉運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多巴胺在突觸間隙持續發揮作用,導致突觸后膜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從而使吸食者的精神的興奮對可卡因產生依賴,使其上癮。據此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突觸前膜釋放多巴胺的方式與突觸前膜回收多巴胺的方式相同 B.可卡因與多巴胺轉運蛋白結合,阻礙了多巴胺的回收,延長了多巴胺對大腦的刺激,產生快感 C.吸食可卡因容易上癮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斷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持續興奮 D.“癮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現出健談現象與其大腦皮層言語中樞H區興奮性過高有關 組卷:46引用:4難度:0.5 -
6.某學生參加高考體檢,早晨沒有進食和飲水。在等待體檢的過程中,該學生體內發生的變化是( )
A.神經調控皮膚毛細血管收縮,體溫迅速上升 B.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強 C.胰島A細胞釋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濃度上升 D.下丘腦釋放促甲狀腺激素增加,細胞代謝增強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7.如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人的手被針刺時,可以通過“刺激→A→B→效應器”使手縮回 B.人處在寒冷環境下,可以通過“刺激→A→B→靶器官”使汗液分泌減少 C.饑餓狀態下,機體通過“刺激→A→C→D”途徑使胰島素更多的分泌 D.當個體飲水不足時,可以通過“刺激→A→G→F”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8.如圖為人體內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圖,a、b、c、d表示信息分子,e表示某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c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它的分泌有助于e過程的實現 B.d表示胰島素,由胰島B細胞分泌,可降低血糖濃度 C.a、b、c、d都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靶細胞 D.a、b、c、d都是與受體結合來發揮作用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24.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出現,美國等多國確診病例數明顯增加,鐘南山院士指出:奧密克戎讓世界慢慢體會到中國疫情防控做法是對的。如圖表示人體對抗病毒的部分免疫過程,Ⅰ~Ⅶ表示不同的細胞,Th為輔助性T細胞,a~g代表不同的物質,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保衛隊”,它擁有一支強大的“部隊”,圖中沒有體現出來的組成部分是
(2)人體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后,機體需要通過
(3)研究表明,新冠疫苗仍然對預防奧密克戎變異株有一定的效果,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人體產生較多的
(4)在d的作用下,V細胞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為組卷:9引用:2難度:0.6 -
25.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請分析回答:
(1)在農業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甲圖中可表示單子葉植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影響的是曲線
(2)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實驗結果如乙圖所示。根據圖中的②③組所示結果進行比較,可得出
(3)多地媒體披露,市場上銷售的一些嫩黃瓜在種植時被涂抹了避孕藥(其主要成分是類雌性激素),有人認為此類報道不科學,理由是組卷:1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