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8 16:30:6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個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題0.8分,共16分)

          • 1.下列有關水螅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2.水蛭,俗名“螞蟥”,其干制品可作中藥,用于治療中風、高血壓、跌打損傷等。近年來發現,從水蛭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有效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6引用:8難度:0.6
          • 3.下列美味的菜肴中用到了軟體動物的是(  )

            組卷:46引用:5難度:0.5
          • 4.動物園中兩棲館、爬行館、水族館里的動物多種多樣,可謂“魚龍混雜”。下列真正屬于魚類的一組是(  )
            ①娃娃魚
            ②鳙魚
            ③章魚
            ④錦鯉
            ⑤鱷魚
            ⑥小黃魚
            ⑦鉸口鯊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5.爬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原因是(  )
            ①體內受精
            ②體外受精
            ③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④在陸地上產卵
            ⑤在水中產卵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6.在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現場,8700多年前的骨笛又被重新吹響。骨笛是由內部中空、輕而堅韌的長骨制成的樂器,下列動物的骨骼中最適合做骨笛的是(  )

            組卷:47引用:10難度:0.6
          • 7.學習了動物的知識,我們發現有些動物“名不副其實”,比如“鱷魚不是魚、海馬不是馬、蝸牛不是牛、鯨魚也不是魚”,它們分別屬于(  )

            組卷:61引用:12難度:0.6
          • 8.各類動物的運動方式是與其運動器官相適應的,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49引用:8難度:0.6
          • 9.下列對“人體伸肘時動作示意圖(如圖)”的理解,錯誤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0.如下表是“探究四種動物繞道取食次數”的結果,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最低等的動物是(  )
            動物
            嘗試次數 75 158 32 6

            組卷:5引用:8難度:0.5
          • 11.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組卷:32引用:4難度:0.5

          三、簡答題(本題共3個小題,每空0.8分,共16分)

          • 32.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觀察、調查及查閱資料的方法,記錄到多種生物,如大腸桿菌、腎蕨、水綿、新冠病毒、大豆、蘑菇、家兔、銀杏、蝗蟲、麻雀等,他們嘗試按照生物的某些特征對上述生物進行分類,建立了如圖所示的生物分類圖解,圖解中的A、B、C、D、E分別表示不同的生物類群,a表示生物的某一結構特征。請據圖回答問題。
            (1)若將家兔、蝗蟲、麻雀分為兩類,則他們的分類依據是體內
             

            (2)在C類生物中最高等的生物是
             
            ,它的生殖發育特點是
             
            ;他們將蘑菇歸為D類,表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3)A對應的生物為
             

            (4)他們把銀杏、腎蕨、水綿和大豆歸為圖中的
             
            (填字母)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類,把水綿、腎蕨歸為一類,銀杏、大豆歸為另一類,分類的依據是有無
             

            組卷:45引用:2難度:0.3
          • 33.小芳是位幼兒園的老師,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手上有細菌或真菌,并且洗手可以減少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想利用學過的“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方法,進行探究。請你幫她設計探究方案。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訂計劃:①配制培養基(2組)。配制時要對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②采集細菌或真菌。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等處(擦取的面積洗手前后要一樣大),輕輕涂抹在培養基上。該步驟相當于細菌和真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
             

            ③恒溫培養。
            ④觀察。
            (4)實驗結果
            培養皿編號 取樣處 實驗結果
            1 洗手前的手 出現許多菌落
            2 洗手后的手 出現個別菌落
            得出結論:
             

            (5)細菌和真菌作為
             
            參與物質循環,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請試舉一例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組卷:3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