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上)月考化學試卷(11月份)

          發布:2024/11/8 16:0:3

          一、單選題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3難度:0.8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氯化鈉溶液在電流作用下電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
            ②溶于水電離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BaSO4難溶于水,但BaSO4屬于強電解質
            ④金屬銅能導電,但它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
            ⑤SO2溶于水,溶液能導電,故SO2屬于電解質
            ⑥相同條件下,H+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導電能力相同
            ⑦NaHSO4在熔融狀態下電離生成三種離子

            組卷:63引用:5難度:0.7
          • 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4.鎳鎘電池是二次電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L為小燈泡,K1、K2為開關,a、b為直流電源的兩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26引用:14難度:0.8
          • 5.驗證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實驗如下(燒杯內均為經過酸化的3%NaCl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在Fe表面生成藍色沉淀 試管內無明顯變化 試管內生成藍色沉淀

            組卷:1878引用:32難度:0.8
          • 6.為探究NaHCO3、Na2CO3和鹽酸(以下鹽酸濃度均為1mol?L-1)反應過程中的熱效應,實驗測得如下數據:
            序號35mL試劑固體混合前
            溫度/℃
            混合后
            溫度/℃
            2.5g NaHCO320.018.5
            3.2g Na2CO320.024.3
            鹽酸2.5g NaHCO320.016.2
            鹽酸3.2g Na2CO320.025.1
            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組卷:230引用:13難度:0.7

          三、填空題(每空2分)

          • 18.當今,世界多國相繼規劃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節點。因此,研發二氧化碳利用技術,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成為研究熱點。
            (1)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煤、石油及其他含碳化合物的燃燒。已知25℃時,相關物質的燃燒熱數據如表:
            物質 H2(g) C(石墨,s) C6H6(l)
            燃燒熱△H/(kJ?mol-1 -286 -394 -3268
            則25℃時H2(g)和C(石墨,s)生成C6H6(1)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一氧化碳與氫氣的反應歷程如圖,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

            ①該反應歷程中控速步驟的能壘為
             
            eV。
            ②寫出虛線框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105℃時,將足量的某碳酸氫鹽(MHCO3)固體置于真空恒容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2MHCO3(s)
            M2CO3(s)+H2O(g)+CO2(g)。上述反應達平衡時體系的總壓為46kPa。保持溫度不變,開始時在體系中先通入一定量的CO2(g),再加入足量MHCO3(s),欲使平衡時體系中水蒸氣的分壓小于5kPa,CO2(g)的初始壓強應大于
             
            kPa。
            (4)我國科學家研究Li-CO2電池,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回答下列問題:
            Li-CO2電池中,Li為單質鋰片,則該電池中的CO2
             
            (填“正”或“負”)極發生電化學反應。研究表明,該電池反應產物為碳酸鋰和單質碳,且CO2電還原后與鋰離子結合形成碳酸鋰按以下4個步驟進行,寫出步驟Ⅲ的離子方程式。
            Ⅰ.2CO2+2e-═C2O42-
            Ⅱ.C2O42-═CO2+CO22-
            Ⅲ.
             

            Ⅳ.CO32-+2Li+═Li2CO3

            組卷:23引用:3難度:0.6
          • 19.中國提出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碳的捕集和利用成了研究的重點。
            (1)目前國際空間站處理CO2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將CO2還原,所涉及的反應方程式為:CO2(g)+4H2(g)
            R
            u
            CH4(g)+2H2O(g)。已知H2的體積分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溫度從300℃升至400℃,重新達到平衡,判斷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變化。(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v v 平衡常數K 轉化率α
             
             
             
             
            (2)在常壓、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氣體(體積比1:4,總物質的量amol)進行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時測得CO2轉化率、CH4和CO選擇性隨溫度變化情況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選擇性:轉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應Ⅰ:CO2(g)+4H2(g)=CH4(g)+2H2O(g)ΔH1
            反應Ⅱ:CO2(g)+H2(g)=CO(g)+H2O(g)ΔH2
            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ΔH1小于零
            B.溫度可影響產物的選擇性
            C.CO2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少
            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和H2的初始體積比改變為1:3,可提高CO2平衡轉化率
            ②350℃時,反應Ⅰ在t1時刻達到平衡,平衡時容器體積為VL,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為
             
            (用a、V表示)。
            (3)常溫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劑不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產品Na2CO3
            ①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則溶液中c(CO32-):c(HCO3-)=
             
            。(已知:常溫下的Ka1(H2CO3)=4.4×10-7、Ka2(H2CO3)=5×10-11]。
            ②欲用2LNa2CO3溶液將2.33gBaSO4固體全都轉化為BaCO3,則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至少為
             
            。[已知:常溫下Ksp(BaSO4)=1×10-11,Ksp(BaCO3)=1×10-10]。(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組卷: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