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6課 敬業與樂業》2020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考查

          • 1.下列畫線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1)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不舍。
            (2)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
            (3)這位言行相顧的老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組卷:39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組卷:698引用:5難度:0.8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65引用:5難度:0.9

          三、課內閱讀

          • 9.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單、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1)根據選文第一段中畫線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敬業”。
            (2)選文第一段中列舉了“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
            (3)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請用一個恰當的成語加以概括。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屬于什么論證?其目的是什么?
            (5)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藝術創作需要精雕細琢,產品質量更要精益求精。結合選文,談談你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組卷:107引用:2難度:0.6

          四、類文閱讀

          • 10.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
            李 斌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更加注重精細品質和獨特體驗的時代。“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變成我的墓志銘。”不久前,一位生產智能電器的企業家如是感慨。企業對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謀而合。像手工匠人一樣雕琢技藝,精致產品,企業才有金字招牌,產品才能經受住用戶最挑剔眼光的檢驗。
            《說文》里記載:“匠,木工也。”今天作為文字的“匠”,早已從木工的本義演變為心思巧妙、技術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一位作家說過,能將胡辣湯做得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和能讓火箭上天沒有本質的區別。職業與職業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但人與人卻從來都有職業品質、專業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氣質雍容、活力涌流的企業。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家,一定是一個擁有健康市場環境和穩健人文素養的國家。“將產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正是這樣的極致追求,將我們帶往一個更為不凡的世界。
                  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構成一個匠人的全部世界。別人可能覺得他們同世界脫節,但方寸之間他們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不僅賦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擴充著人類文明的邊疆。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堅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高樹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
                  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絕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內涵遠不限于此。有人說,“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的確,倘若沒有發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誠意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從贊嘆工匠繼而推崇工匠精神,見證社會對浮躁風氣、短視心態的自我療治,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的主動探尋。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歷史書寫,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表現。工匠精神是手藝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們的生命尊嚴所在;是企業的金色名片,亦是社會品格、國家形象的榮耀寫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旨歸,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
            (1)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3)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品讀文中畫線的句子。
            (4)培育工匠精神與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中的論述有什么相同點?
            (5)本文作者精選事例進行說理,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小林要寫一篇以“成功永屬自強者”為中心論點的議論文,請你幫忙,給他提供一個事例作為論據。

            組卷:67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