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5/1/2 12:30:2

          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 1.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木塊的長度為
            cm;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組卷:39引用:3難度:0.8
          • 2.中考體育考試羅浩同學跑步時,如圖所示,當他后腳蹬地時,鞋底受到的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的,鞋底有花紋是為了
            摩擦。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3.如圖甲,在一檔中央電視臺拍攝的節目中,實驗員正在親身實踐:當汽車被水浸沒,該如何逃生(此操作危險,切勿模仿)。工作人員將汽車緩緩浸入水中,坐在車里的實驗員嘗試推開車門逃生,他們用傳感器測出了車門受到的外部水的壓力,如圖乙。如果某個時刻,車門底部處在水下10厘米處,則車門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為
            帕。我們從圖乙中看到,當車門受到水的壓力為9.19千牛時,門打不開,而當車門受到的壓力增大到10.06千牛時,車門反而打開了,猜測此時車里
            (選填“充滿水”或“沒有水”),解釋此時可以打開車門的原因

            組卷:176引用:4難度:0.5
          • 4.如圖所示,用一個礦泉水瓶和兩根吸管制成“口吹噴霧器”。它的原理是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
            ,吸管和瓶口間的空隙是否需要密封?
            ,隨著瓶內水面降低,吸管內水柱的壓強變
            ,要想吹出水霧會更費力。

            組卷:918引用:14難度:0.6
          • 5.如圖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夾,當用力摁住C點夾核桃時,可把
            點看作支點,此時核桃夾可看作
            杠桿。釣魚的魚竿是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組卷:94引用:1難度:0.6
          • 6.據報道:某高樓突然降下大片碎玻璃,“玻璃雨”擊中數人致受傷,高空墜物傷人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大隱患。其物理原理是:相同質量的物體在高樓上時具有很大的
            ,在下落時就會轉化為很大的
            ,把下面的行人砸傷。

            組卷:24引用:2難度:0.6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3~14題每小題由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

          • 7.重約600N的物體可能是(  )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五、綜合應用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 20.(1)我國的63A式輕型水陸兩棲坦克的質量為21t,它在陸地上行駛時與水平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7m2,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Pa?
            (2)坦克的前部和后部各裝有一個浮控箱,當坦克在水面上浮渡時,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排開水的體積為多少m3?(ρ=1.0×103kg/m3,g=10N/kg)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 21.如圖所示,一輛汽車行駛在一段長3km的直橋上,已知:汽車的總質量為2t(包括車、車上的人和物品等),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2m2,汽車以9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的這一段路段,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800N。(g取10N/kg),求:
            (1)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
            (2)此過程中汽車牽引力所做的功;
            (3)此過程中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

            組卷:4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