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2.3 社會行為》2018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2/27 8:0:12
一、單選題
-
1.“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能利用“行為語言”傳遞信息.以下各種動物行為語言中,能在同種個體間交流信息的是( )
A.壁虎斷尾 B.烏賊釋放墨汁 C.蜥蜴變色 D.蜜蜂跳圓形舞 組卷:54引用:54難度:0.9 -
2.下列不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A.蜂群中的蜂王、雄蜂、工蜂各有分工 B.猴王總是優先選擇配偶 C.雄雞看到雌雞時豎起雞冠 D.一群雌獅子圍攻一頭斑馬 組卷:11引用:7難度:0.7 -
3.下列關于觀察與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花的結構、草履蟲的運動、蚯蚓的形態,都要用到放大鏡、顯微鏡等工具 B.探究螞蟻的通訊時,捕獲到螞蟻要先飼養一段時間,實驗前讓其處于饑餓狀態 C.顯微鏡的目鏡、物鏡、通光孔在一條直線上,調好反光鏡就可以看到明亮的視野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和染色的液體分別是清水、碘液 組卷:182引用:3難度:0.9 -
4.下列有關動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鰓呼吸是魚類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鰓呼吸的動物都屬于魚類 B.受精卵在子宮內形成,胚胎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 C.蜘蛛結網和鸚鵡學舌從獲得途徑上看都是學習行為 D.螞蟻是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通訊方式之一是依靠氣味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5.下列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A.散養的雞群聚集在山間覓食 B.一只旱獺正站在高處為取食的同伴站崗放哨 C.魚群洄游到產卵區產卵 D.繁殖期到來,鴿群中多對家鴿完成交配 組卷:40引用:81難度:0.9 -
6.“桃花深處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這些行為屬于( )
A.先天性行為和社會行為(即社群行為) B.先天性行為和遷徙行為 C.學習行為和防御行為 D.學習行為和遷徙行為 組卷:375引用:93難度:0.7 -
7.以下是小黃人探究螞蟻食性的步驟,屬于科學探究構成中作出假設步驟的是( )
A.步驟1:發現一群螞蟻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螞蟻愛吃哪些食物 B.步驟2:根據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推測螞蟻喜歡吃甜食 C.步驟3:在一個培養皿的兩端分別放上少許鹽和少許糖,放進螞蟻進行探究 D.步驟4:通過幾次反復實驗,得出螞蟻愛吃甜的結論 組卷:51引用:10難度:0.7 -
8.下列屬于社群(會)行為的是( )
A.作繭自縛 B.螳螂捕蟬 C.狗急跳墻 D.猴王爭霸 組卷:49引用:57難度:0.9 -
9.用性引誘劑誘殺農業害蟲是利用( )
A.昆蟲的取食行為 B.昆蟲的學習行為 C.昆蟲之間的通訊 D.昆蟲的遷徙行為 組卷:70引用:239難度:0.9 -
10.通過探究螞蟻的通訊,我們發現螞蟻的通訊是靠( )
A.氣味 B.表情 C.舞蹈 D.聲音 組卷:142引用:37難度:0.9
二、綜合題
-
31.鹿是山林中常見的動物,也是山林中的弱者。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環境中,鹿的尾巴總是不停地擺動;當鹿看見“敵人”時,鹿的尾巴垂直不動,周圍的鹿見此信號時,立即警覺起來,向四周眺望;一旦狼來了,鹿拔腿就跑,尾巴向上豎起,顯示出自己肛門后盾,其它鹿見到肛門后盾的信號后立即跟著就跑。
(1)上述過程從行為目的來看,屬于鹿的
(2)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這種行為屬于
(3)鹿的行為是
(4)當鹿看見“敵人”時,鹿的尾巴垂直不動,周圍的鹿見此信號時,立即警覺起來,這種現象叫作組卷:20引用:4難度:0.3 -
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狼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狼一般為團隊作戰,這樣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后代不受其他捕食者的侵擾,而且狼的行動迅速,善于合作攻擊對手的弱點。狼在遇到危險,迫不得已時會通過裝死來逃避敵害,這一般是獨自的狼脫離了狼群或者失散之后遇到強敵的反應。在狼群中,雄性會為了爭奪配偶而打斗,它們會大聲吼叫以嚇退情敵,爭奪雌狼的好感,勝者可以與雌狼進行交配。
材料二:大馬哈魚出生在淡水河中,卻生長在海洋之中,它們在八九月性成熟時就成群結隊地游回出生地,到達出生地后,大馬哈魚停止攝食,尋找理想的產卵場所進行產卵。產卵后,大馬哈魚守護在卵床邊,最后看幾眼即將出生的小寶寶,直至死去。受精卵孵化出仔魚后,仔魚在河水中過冬,第二年春天順流而下,游向大海。
(1)從動物行為的類型來看,材料一中,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屬于動物行為中的
(2)材料二中的大馬哈魚在每年八九月性成熟時就成群結隊游回出生地的行為屬于
(3)材料一中,狼群中的雄性為了爭奪配偶而打斗的這類行為使狼群中的強健者容易得到獵食、繁殖等機會,對于其維持狼的組卷:18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