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7課 土地的誓言》2021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11/4 8:30:2
一、單選題(共8題;共16分)
-
1.下列書寫錯誤最多的一項是( )
A.噴涌 纏繞 紅熟 珠絲馬跡 B.讕語 班讕 亙古 申吟 C.豐繞 泛爛 槳液 飄揚過海 D.鎬頭 土穰 蚱蜢 原野 組卷:288引用:3難度:0.9 -
2.下列對課文《土地的誓言》的分析,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B.標題“土地的誓言”應理解為“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C.文章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 D.作者將傾訴對象擬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 組卷:319引用:6難度:0.7 -
3.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連貫最恰當的一項是( )
欣賞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間會合作得更加融洽;欣賞你的下屬,下屬會更加努力地工作;欣賞你的愛人,愛情會更加甘甜;欣賞你的學生,學生會更加可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用欣賞的眼光打量周圍,你會覺得世界變得更加和諧。 B.用欣賞的眼光打量他人,你會覺得他人都對你友好。 C.世界并不缺乏美好,就看你有沒有發現美好的眼光。 D.自己的心情美好,世界就美好。 組卷:165引用:2難度:0.9 -
4.讀《土地的誓言》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B.“故鄉有一種聲音在召喚著我。她低低地呼喚著我的名字,聲音是那樣的急切”,分明是作者思念家鄉,可作者卻說故鄉在召喚自己,這是移情于物的寫法。 C.題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D.本文的寫作時間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之時。 組卷:232引用:4難度:0.7 -
5.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
A.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擬人) B.徜徉在古詩的海洋里,陶淵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瀟灑飄逸,杜子美的濟世情懷,岑嘉州的邊塞放歌,無不讓人蕩氣回腸。(排比) C.大家都很喜歡她,因為她長得好像是明星劉亦菲。(比喻) D.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反問) 組卷:487引用:10難度:0.9 -
6.劃線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哽住(gěng) 扮演(bàn) 澎湃(bài) 氣魄 (pò) B.哺育(fǔ) 懲罰(chěng) 逼狹(xiá) 懊悔(ào) C.慘敗(cǎn) 胡騎(qí) 鎬頭(gǎo) 泛濫(fàn) D.屏障(píng) 山巔(diān) 滋長(zī) 熾痛(chì) 組卷:509引用:2難度:0.9 -
7.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熾痛(zhì) 山澗(jiàn) 污穢(huì) 纏繞(chán) B.胸膛(táng) 默契(qiè) 噴涌(yǒng) 田壟(lǒng) C.召喚(zhào) 泛濫(làn) 轆轆(lù) 漿液(jiāng) D.仰望(yáng) 白樺(huà) 斑斕(lán) 怪誕(dàn) 組卷:675引用:3難度:0.9
六、現代文閱讀(共2題;共55分)
-
20.課內經典文段閱讀。
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著一把泥土的時候,或者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我想起那參天碧綠的白樺林,標直漂亮的白樺樹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見奔流似的馬群,聽見蒙古狗深夜的嗥鳴和皮鞭滾落在山澗里的脆響;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遠的車鈴,晴天里馬兒戴著串鈴在溜直的大道上跑著,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
(1)本段在列舉東北景物時用了怎樣寫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產時用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詞。請找出來,體會其作用。
(3)本段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舉出一、二例來,說說它們在文章中的表達作用。
(4)文段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東北景物、物產的,說說這樣寫的表達效果。組卷:17引用:7難度:0.9 -
21.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舊土
①父親把一堵舊墻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墻皮。舊墻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點兒像姜黃色了,老人們說是唐朝的,甚至說是秦朝的,反正是久遠留下來的墻,這墻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樣,太陳舊了。
②我擔心老成這樣子的舊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墻皮,用不了多長時間,墻會像枯木一樣,漸漸松散、倒掉。我勸父親不要用這樣的泥土砌墻、蓋房,父親一點兒也沒理我的話,不但把那堵很長的大墻拆了,而且還把墻底下的土也挖出來和成了泥。我對父親的做法很生氣,埋怨父親,你用這么陳舊的泥土蓋房子,心里到底有沒有兒孫?父親說,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從來不會老;再老的泥土,見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墻,墻就是新的;蓋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這老墻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實,砌成墻很敦實,抹上墻很細膩。
③父親的選擇是對的,用舊土和泥巴砌成的墻,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風耐雨耐曬,這三十多年過去了,房子結結實實,院墻穩穩當當。父親在這里住了二十多年,離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孫住著,墻皮舊了,墻體還是好好的,粉刷了幾次,還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對舊土有了新的認識,我感到泥土是一種神奇、有生命而永遠不死的物質。
⑤一塊荒蕪千萬年的土地,看上去靜靜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長一草一木,你以為它早已死去,其實不然,如若澆上一瓢水,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黃土、紅土、黑土,立刻就會變得靈動了起來,像睡醒了似的,黃土就會變得更黃,紅土變得更紅,黑土變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這喝了水,被水喚醒了的舊土,你不動它,恍若永遠在水中,它是醒著的;你若動它,它便會越來越有靈性。一旦被捏、揉、攪、捶、打過,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攪、捶、打的時間更長,泥就會越鮮亮、越精神、越黏,甚至會靈氣十足。這時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軟輕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燒成磚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讓它成為什么,它就會讓它的生命綻放出千姿百態的形狀。
⑦一片毫無生機的土地,能給你的觸發是枯澀的,你想象不出來這片寂寞的舊土,會長出什么來。它會長出金黃色的莊稼、香甜的蘋果、參天的大樹,變成碧波蕩漾的林海嗎?不需要你投入滿地黃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給它水,讓它喝足了醒來,你撒下的種子,就會長出你要的東西。黃土高原荒涼,是泥土討厭那個地方嗎?江南綠樹成蔭,是泥土偏愛那個地方嗎?不論是黃土還是紅?土,等待的不是荒蕪?,是喚醒它的水。舊土永遠在等待種子和雨水。
⑧那村邊一望無際的田野,是什么時候成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磚漢朝的瓦,還有唐朝的鋤頭,那說明這片地耕種了幾千年了。幾千年來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養了村里祖祖輩輩的人,還有那些牲口。耕種它的人,幾千年來從這地里“冒”出來,死了又被埋到這片地下。地被耕來耕去,人生生死死,這地幾千年來有可能一年也沒有閑過,會老了嗎?我捧起這老田里的泥土,濕潤潤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麥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幾千年的土地,簡直像年輕的母親,正在哺育著孩子。我堅信,只要給它水的滋養,給它足夠的肥料,這田地的舊土,永遠是年輕的,永遠也不會老去。
⑨每一捧舊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舊土,無不經受了數億年的風霜雪雨,無不經受了數不清的踐踏和摧殘,無不見證、飽嘗和承載了死的悲慘、血淚與世間殘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彈蹂躪過的泥土,喝過雨水,照樣會活,照樣會新,像新的泥土一樣。這就是舊土。舊土承載世間萬物,承受了天地間風雨雷電的摧殘,承受了人和動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發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惡。盡管它是負重和苦難的,但舊土不舊,舊土在一滴水的滋潤下,依然是生機勃勃的精靈。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舊土。
(文/寧新路有刪改)
(1)第②段中作者說“我對父親的做法很生氣,埋怨父親”,作者為什么埋怨父親?
(2)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說說你的看法。
(3)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
(4)怎么理解第⑦段“舊土永遠在等待種子和雨水”這個句子的含義?
(5)請對第⑧段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輕的母親,正在哺育著孩子”作簡要品析。
(6)把文章結尾段刪去好不好?請簡要分析。
(7)本文的題目能否換成《舊土與水》,請說出理由。組卷:36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