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鄆城一中九年級(下)競賽化學試卷
發布:2025/1/2 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
1.近年來,國家加大了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我國發展的基本方略之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h2>
A.為治理霧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 C.大力挖山開礦,幫助農民脫貧 D.大量使用化肥,植樹造林綠化荒山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2.鈉(Na)是一種非?;顫姷慕饘伲诮饘倩顒有皂樞蛑形涣星叭?。取用時一般先用鑷子把鈉從煤油中夾出來,并用濾紙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綠豆大小的一塊再做有關實驗。常溫下鈉能與O2反應生成Na2O,與H2O反應生成NaOH,加熱時鈉能與CO2反應生成C、CO、Na2O和Na2CO3 四種物質,其中Na2O是白色固體,遇水可生成NaOH.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①鈉不能保存在水中,而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②鈉放入稀硫酸中能產生氫氣
③鈉著火后可以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熄滅
④鈉與CO2 的反應需在通風櫥中進行
⑤鈉與CO2 反應生成的白色固體加水溶解后,滴加少量鹽酸一定會產生氣泡
⑥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既能產生氣體又會生成紫紅色沉淀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組卷:51難度:0.5 -
3.按如圖所示裝置,持續通入氣態物質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紅色物質生成,無水CuSO4變藍,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X不可能是( )
A.氫氣和水蒸氣 B.氫氣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氫氣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氣 組卷:912引用:40難度:0.7 -
4.如圖為海水吸收CO2并進行碳循環的原理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光合”作用中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鈣化中釋放CO2的反應為:2 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C.吸收的CO2與鈣化中釋放的CO2的量相等 D.此碳循環中將CO2轉化為無機物和有機物 組卷:137難度:0.6 -
5.我們常用原子利用率來衡量化學反應過程的原子經濟性,其計算公式為:原子利用率=
×100%.在“綠色化學工藝”中,理想狀態是原子利用率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過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達到最高,還需要其他的反應物有( ?。?/h2>目標生成物的質量參加該反應所有反應物的總質量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組卷:238引用:11難度:0.8
二、實驗題(共2個小題,每空1分共8分)
-
14.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在進行“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實驗時觀察到,有紅色固體生成,并有氣泡逸出,溶液溫度升高。經檢驗,生成的氣體為氫氣。
同學們首先從理論上分析了產生上述現象的多種可能原因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工合作設計實驗證實他們的猜想,各取一根潔凈的鋁絲分別與不同試劑反應,現象記錄如下:同學編號 甲 乙 丙 丁 試劑 氯化銅溶液 熱水 硫酸銅溶液 飽和氯化鈉熱溶液 溶液酸堿性 酸性 中性 酸性 中性 現象 氣泡較多,反應劇烈 只有在開始時有少量氣泡 氣泡較多,但比氯化銅溶液少 氣泡比熱水稍多,但比硫酸銅溶液少
甲實驗目的是便于實驗現象對比
乙實驗目的是驗證溫度對反應現象的影響或升高溫度鋁能與水反應
丙實驗目的是驗證
丁實驗目的是驗證
(2)從上述實驗現象可知,生成氫氣的主要原因是組卷:31引用:1難度:0.5
三、計算題(4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Ba:137Cl:35.5S:32H:1O:16
-
15.為測定某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現取100g BaCl2溶液,不斷加入稀H2SO4,反應過程中溶液質量與加入稀H2SO4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
①P點意義
②反應生成BaSO4沉淀的質量為
③求原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組卷:38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