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秦郵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調研物理試卷
發布:2024/9/19 10:0:8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工具是省力杠桿的是( )
A.
釣魚竿B.
開瓶器C.
天平D.
鑷子組卷:145引用:4難度:0.8 -
2.下列過程中,改變物體內能方式與其它三個不相同的是( )
A.
煤氣燃燒一會,壺中的水就會溫度升高B.
冬天雙手對搓一下,手就暖和了C.
從滑滑梯上滑下時,臀部就有發熱的感覺D.
快速向下壓活塞,厚玻璃筒里空氣溫度就會明顯上升組卷:95引用:11難度:0.8 -
3.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煤氣灶燒水時,煤氣燃燒不充分時,其熱值變小 B.不能喝剛燒開的水,是因為它含有的熱量太多 C.高溫鐵塊放入冷水中,溫度從鐵塊轉移到冷水中 D.物體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變得更劇烈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4.小明同學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操作(不計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幾種描述中正確的(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組卷:735引用:6難度:0.7 -
5.前后兩次水平拉動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 B.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F1<F2 C.0~8 s兩次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1=W2 D.0~8 s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P1>P2 組卷:459引用:10難度:0.6 -
6.如圖所示,作用在杠桿一端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杠桿緩慢勻速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F的力臂不變,拉力F變大 B.拉力F先變小后變大 C.阻力和阻力臂乘積不變 D.這個杠桿先省力后費力 組卷:808引用:7難度:0.7 -
7.班里組織一次比賽活動,從一樓登上三樓,比比誰的功率最大。為此,需要測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須測量的量是( )
①三樓地面到一樓地面的高度
②從一樓到達三樓所用的時間
③每個同學的質量或體重
④一樓到三樓樓梯的長度。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組卷:900引用:57難度:0.7 -
8.如圖所示,鉛球從出手到將要落地的過程中(不計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球由a-b時,重力勢能逐漸減小 B.鉛球由b-c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C.鉛球在b點時動能不為零 D.鉛球到達c點未接觸地面時機械能為零 組卷:96引用:4難度:0.7 -
9.在探究“物體的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質量相同的鐵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操作的目的是探究鐵球動能的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B.木塊被撞擊后滑行距離不同,但滑行時所受摩擦力大小相同 C.用小車代替木塊更便于得到實驗結論 D.該實驗中如果水平長木板的表面是光滑的,也能得出實驗結論 組卷:156引用:2難度:0.7 -
10.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他將兩個鉤碼懸掛在B點,在A點用彈簧測力計保持豎直方向拉動杠桿,帶動鉤碼上升一定的高度h(不計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杠桿轉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變小 B.僅增加鉤碼的個數,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增大,額外功增大 C.僅將鉤碼的位置從B移到C,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小 D.僅將拉力的作用點從A移到C,杠桿的機械效率不變 組卷:165引用:1難度:0.5
三、解答題(本題功8小題,每空1分,功51分;解答24、25題時應有解題過程)。
-
31.在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重物 A、B、C的質量關系為mA=mB<mC,木樁相同。木樁和重物位置如圖甲所示。重物靜止釋放后,木樁被打擊陷入沙中的情形如圖乙所示,重物 B、C將木樁打入沙中的深度相同。
(1)重物自由下落打擊木樁,通過觀察木樁陷入沙中的深度判斷 (選填“重物”或“木樁”)的重力勢能大小。
(2)比較 兩個重物將木樁打入沙中的深度,可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和重物下落高度的關系,得出的結論是:,重力勢能越大。
(3)我們 (選填“能”或“不能”)比較出甲圖中重物 B、C的重力勢能的大小,理由是 。組卷:227引用:7難度:0.7 -
32.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現象”的實驗中,將質量和初溫相同的a、b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容器中,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如甲、乙兩圖所示,每隔相同時間,測量液體的溫度,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
?
(1)兩種液體在加熱的過程中,用攪拌棒(攪拌棒未畫出)不停地攪拌的目的是 ,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 (選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比較;
(2)由a、b兩種液體沸騰前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圖像可知:若升高相同的溫度(均未達到沸騰),液體 (選填“a”或“b”)吸收的熱量更多。若自制一個暖手袋,若只能從液體a或b中選一種液體裝入暖手袋中作為供熱物質,應選擇液體 ;
(3)小明認為利用此裝置還可以探究“相同質量的兩種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多少的關系”,于是增加了裝置丁,向容器內倒入與甲裝置中質量相同的液體a,讓相同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燃盡后,兩種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多少可通過 (選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比較;以上兩個實驗,除了圖甲、乙、丁中已經呈現的器材,都還需要用到的一種其它測量工具是 ;
(4)小明待丁實驗中碎紙片燃盡后,記錄下a升高的溫度,小明又從比熱容表中查得液體a的比熱容,利用公式Q=cmΔt算出了液體a吸收的熱量,結合碎紙片的質量,計算出了碎紙片的熱值。你認為他的計算結果 (填“可靠”/“不可靠”),理由是 。組卷:6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