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重慶市璧山中學高一(上)月考地理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4 0:0:8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70分。在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
1.北京時間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點,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在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讀“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如圖),回答1~5題。
地球抵達新家園,所處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河外星系 D.銀河系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2.北京時間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點,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如圖為“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1~2小題。
由于“流浪地球”計劃第一步的成功實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發生巨大變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環境 B.適宜的溫度條件 C.適中的日地距離 D.穩定的太陽光照 組卷:9引用:0難度:0.50 -
3.褐飛虱是亞洲許多國家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區頻發成災,造成水稻大面積減產。如圖為1950年至2009年太陽黑子周期與長江中下游稻區褐飛虱大發生年份之間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面3~4小題。
據圖可知,褐飛虱大發生年份( )A.具有11年左右的變化周期 B.與當年太陽黑子相對數呈正相關 C.多出現在太陽黑子相對數減少階段 D.多出現在太陽黑子相對數增多階段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4.褐飛虱是亞洲許多國家水稻生產上的主要害蟲,它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區頻發成災,造成水稻大面積減產。如圖為1950年至2009年太陽黑子周期與長江中下游稻區褐飛虱大發生年份之間的關系圖。讀圖,完成3~4題。
太陽活動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在太陽活動高峰年( )A.到達地球的可見光增強 B.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強烈干擾 C.不會擾亂地球電離層 D.長波通信受到干擾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5.巖層和化石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據此完成5~6題。
下列含有不同化石的地層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A.始祖鳥 B.三葉蟲 C.恐龍 D.猛犸象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6.巖層和化石是記錄地球歷史的“書頁”。據此完成5~6題。
根據地層所含化石可推知沉積物沉積時的環境特征,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含煤地層沉積環境是干熱的草原地區 B.由珊瑚礁組成的石灰巖沉積環境是溫暖的淺海地區 C.含恐龍化石的地層的環境特征是濕冷 D.含有魚類化石的沉積環境一定是海洋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7.如圖為某時期地質年代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7~8小題。
甲、乙兩個地質年代依次是( )A.古生代、中生代 B.元古宙、古生代 C.中生代、古生代 D.古生代、新生代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共2大題,30分)
-
36.如圖為A、B兩地地層對比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地層是具有
(2)圖示地層含有的化石種類及特點不同,據此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
(3)一般情況下,圖示地層中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7.讀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2)判斷兩個不連續面:M為
(3)分別寫出圈層名稱C
(4)地震波通過N界面時,傳播速度變化有何特征,并分析原因。
(5)D圈層中的組卷:4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