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西省南昌外國語學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嬰幼兒生長發育必需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因劣質奶粉中這些物質的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長期食用會引起營養不良、生長停滯、免疫力低下,表現為“大頭”等不良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可用于合成血漿中的解旋酶、抗體等物質 B.嬰幼兒的小腸上皮細胞不通過細胞外液直接從腸道中吸收葡萄糖 C.“大頭”嬰幼兒的組織液中,血漿蛋白的含量較少,細胞外液滲透壓較低 D.嬰幼兒蛋白質攝入不足,不會引起血漿滲透壓平衡的破壞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2.2017年,科學家利用“人造子宮”撫育出了一只健康的小羊羔。從內環境穩態的角度分析,以下不屬于“人造子宮”必備條件的是( )
A.適宜的溫度、酸堿度 B.以高濃度的NaCl溶液維持滲透壓 C.一定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糖類、脂肪等 D.專門的營養物質輸入和代謝廢物輸出的通道 組卷:19引用:5難度:0.7 -
3.某飼養員長期給大熊貓喂食,大熊貓聽到該飼養員的腳步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食物屬于條件刺激,飼養員的腳步聲屬于非條件刺激 B.此過程需要大腦皮層和低級中樞的共同參與 C.如果該飼養員反復進出熊貓籠舍卻不喂食,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 D.條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組卷:65引用:14難度:0.7 -
4.二硝基苯酚(DNP)可作用于神經細胞膜上的某種離子通道,將DNP逐漸添加到神經細胞的軸突內并監測其靜息電位變化,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靜息狀態下,神經細胞膜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B.隨著DNP濃度增大,靜息電位的絕對值增大 C.添加DNP可能使神經細胞對K+的通透性下降 D.添加DNP后,神經細胞變得更容易產生興奮 組卷:27引用:5難度:0.7 -
5.尿液的排出受神經系統支配,其調節過程如圖所示。嬰幼兒時期經常發生遺尿現象,但成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嬰幼兒的遺尿現象屬于非條件反射 B.成人尿意形成于大腦皮層但不屬于反射 C.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均能使膀胱收縮 D.大腦通過脊髓控制膀胱的活動,體現了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6.下列有關人腦高級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 B.聾啞人用手語與人交流的過程,依靠的是大腦皮層的視覺性語言中樞 C.短期記憶和神經元的活動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D.與呼吸有關的神經中樞位于腦干,與排尿有關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 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7.下列關于激素、酶和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酶和神經遞質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 C.激素和酶發揮作用后,即被滅活失去效應 D.某些腺體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多種靶細胞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8.由甲狀腺自身病變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甲減)稱為原發性甲減,由下丘腦、垂體病變引起的甲減分別稱為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和垂體性繼發性甲減。如表所示為健康人和幾種常見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的激素指標(TRH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SH為促甲狀腺激素),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受測者 TRH TSH 甲狀腺激素 健康人 正常 正常 正常 原發性甲減 高 高 低 ① 高 低 低 ② 低 低 低 A.原發性甲減患者低濃度的甲狀腺激素促進垂體分泌TSH,導致其TSH高于正常值 B.注射TSH后患者的攝碘率有所升高,則該患者屬于原發性甲減 C.表中①、②可能分別患垂體性繼發性甲減和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 D.健康人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又存在反饋調節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9.“神舟十四號”上的三位宇航員進入問天實驗艙時處于失重狀態,由于血液上浮,頭部血量增加,機體會誤認為身體中水量過多,從而引起身體排尿增加,造成脫水。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頭部血量增加時,血漿中的血紅蛋白會運來更多的氧氣,可以保證腦細胞的有氧呼吸 B.失重環境中尿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位于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受到體液增加的刺激后,引起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失重環境中航天員會出現體位翻轉癥狀,經過專業訓練可通過位于腦干的神經中樞的調節,增強機體的平衡能力減輕癥狀 D.調節水鹽平衡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饋調節 組卷:20引用:3難度:0.7
四、綜合題
-
28.如圖是人體免疫過程示意圖,a~g表示相關細胞,①~⑨表示相關反應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
(2)a~g中不能識別抗原的細胞是
(3)當相同抗原再次進入機體,體內立即活躍的過程是
(4)動物的免疫系統具有三大功能,其中,
(5)淋巴性甲狀腺腫(橋本氏病)是由機體產生抗體破壞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導致的,但甲狀腺激素不會影響該抗體的分泌。Grave病患者體內產生的某種抗體可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受體結合,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Grave病和橋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狀腺激素(TH)濃度存在差異。如果患者血清TH濃度持續偏
①若血清TSH濃度高,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后,TSH濃度顯著升高,病變可能在甲狀腺。
②若血清TSH濃度低,注射TRH后,TSH濃度
③若血清TSH濃度低,注射TRH后,TSH濃度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9.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
(2)下列有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有
A.利用乙烯利處理鳳梨促進果實成熟
B.利用細胞分裂素能夠對收獲的農產品儲藏保鮮
C.利用高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能夠去除大豆地里的雜草
D.利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使大麥種子在不發芽的情況下產生α淀粉酶
(3)水稻屬于短日照植物,為了證明光周期誘導水稻產生開花激素,引起了水稻開花,某同學借鑒“生長素的發現過程”設計了一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水稻經短日照處理后,切取一小段帶葉枝條放置在瓊脂塊上一段時間。
第二步:取長日照處理的水稻植株若干,在頂端下方切一小口,隨機分成A、B兩組。
第三步:將經第一步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A組切口上,將沒經過處理的瓊脂塊放在B
組植株切口上。
第四步:在一定條件下培養,觀察水稻是否開花。
①第一步的目的是
②處理過的A、B兩組水稻均應置于
③B組實驗是
④預期實驗結果是:A組水稻開花,B組水稻不開花。組卷:7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