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第三節產業轉移》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9/7 2:0:9
一、選擇題
-
1.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轉移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進行著。據此完成1~3題。
下列關于產業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產業轉移是企業將生產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 B.產業轉移是企業由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到經濟發達地區 C.產業轉移對產業轉出區是不利的,但是對產業承接區是有利的 D.產業轉移根據涉及地域范圍不同,分為國內和國際兩種形式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2.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
;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3,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4~6題。14
如果K企業將紡紗廠建在越南等國,利潤比建在美國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等國( )A.離原料產地較近 B.離消費市場較近 C.勞動生產率較高 D.勞動力價格較低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3.南非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我國在非洲的最大貿易國。如圖為非洲南部部分區域圖。讀圖回答13~14題。
近年來,南非吸引我國企業投資的最主要優勢條件是( )A.市場廣闊,開放程度較低 B.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 C.礦產資源豐富,政策支持 D.工業基礎好,勞動力豐富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4.我國某著名通信企業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圖為某海外發展路徑圖。據此完成20~22題。
影響該企業海外擴張逐步深入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發展 B.成本降低 C.技術進步 D.政策扶持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5.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轉移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進行著。如圖為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示意。據此,完成下題。
以下經濟活動中最可能首先轉移出去的是( )A.研發 B.加工 C.銷售 D.物流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6.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
;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3,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6~8題。14
K企業舍棄越南等國而選擇在美國建紡紗廠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能是( )A.原料價格 B.勞動力價格 C.投資環境 D.市場需求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7.如圖為東亞、東南亞產業轉移目的地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題。
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等將部分企業轉移到我國東部地區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①利用當地充足資金
②利用當地廉價土地
③擴大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效益
④擴大生產規模,使產品多樣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8.遼寧大連金普新區是東北地區最主要的日資企業扎根地。日本電產是全球著名的電動馬達制造商。2020年3月,電產在大連金普新區的“工業團地”投資建廠(如圖),并設立驅動馬達研發中心,以保障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一期項目已于7月投產,為其配套的34家關聯業也同步落地。據此,完成8~9題。
電動馬達眾多配套關聯企業,在大連金普新區同步落地,可以( )A.節約勞動生產成本 B.構建完善的產業鏈 C.利于基礎設施建設 D.促進企業多元化經營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9.下圖示意某公司逐步擴展的四個階段.圖中內圓表示公司早期市場區,中圓表示國內市場區,外圓表示不同的四個國外市場區.完成22-23題.
該公司采用直接投資建廠方式進入發達國家甲國的最可能原因是( )A.該產品技術含量高 B.甲國勞動力成本低 C.避開國際貿易壁壘 D.消除消費文化差異 組卷:0引用:1難度:0.9
一、選擇題
-
28.2020年3月,中央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2010年前我國的數據中心主要布局在東部沿海地區,2010年后逐漸向中西部布局,貴州省中部的貴安新區吸引了數十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如圖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示意圖。完成19~20題。
與我國東部沿海相比,貴安新區吸引大數據中心集聚的優勢條件體現在( )
①數據密集
②耗能較少
③科技水平高
④用電成本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0引用:1難度:0.6
二、解答題
-
2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安徽皖江區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范圍為安徽省長江流域,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八市全境和合肥市的巢湖市、六安市的金安區,舒城縣,共59個縣(市、區),輻射安徽全省,對接長三角地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設立在安徽工業大學。
材料二:沿江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位置示意圖(如圖1)
材料三:蘇南某工業園區構成變化示意圖(如圖2)。
(1)簡述該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區位條件。
(2)簡述蘇南某工業園區產值構成變化的特點。
(3)重慶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重要的產業承接轉移區。簡述該市承接產業轉移對當地區域發展的影響。組卷: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