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遼寧省朝陽三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9/19 2:0:8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題1分,共15分)
-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了古人對世界的認識與思考。下列詩句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已是懸崖百丈冰 B.白玉為堂金作馬 C.沉舟側畔千帆過 D.山寺桃花始盛開 組卷:166引用:10難度:0.8 -
2.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下列做法與活動要求不相符的是( )
A.露天焚燒垃圾 B.禁放煙花爆竹 C.倡導綠色出行 D.大力植樹造林 組卷:43引用:14難度:0.9 -
3.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錯誤的是( )
A.
長頸漏斗B.
試管夾C.
蒸發皿D.
坩堝鉗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4.對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冒出大量的白色煙霧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D.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組卷:22引用:4難度:0.6 -
5.正確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配制溶液B.
加熱固體C.
稱量固體D.
移走蒸發皿組卷:6引用:2難度:0.7 -
6.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平穩且面向刻度線,初次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9mL,傾倒出部分液體后,平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是11mL,則實際傾倒出液體的體積( )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無法判斷 組卷:47引用:3難度:0.6 -
7.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觀念: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氧氣具有助燃性 B.科學思維: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則物理變化中一定有化學變化 C.科學探究與實踐:將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蠟燭中,約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層溫度最高 D.科學態度與責任: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組卷:167引用:18難度:0.5 -
8.有一位同學暑假去西藏發生了嚴重的高原反應,醫生讓他吸入了一種氣體后,癥狀得到緩解。此氣體可能是( )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組卷:464引用:26難度:0.8 -
9.下列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氮氣和石墨 B.黃金和黃銅 C.液氧和臭氧 D.甲烷和硫酸鉀 組卷:4引用:1難度:0.6
四、實驗題(每空1分,共17分)
-
26.資料顯示,氯化鐵(FeCl3)溶液能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某小組擬在相同濃度氯化鐵溶液的催化下,探究氯化鐵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率的影響。
(1)分別取相同體積、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于錐形瓶中,注入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氯化鐵溶液,根據
(2)為進一步判斷上述實驗結論的準確性,小麗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案設計:
【方案一】在不同過氧化氫濃度下,測定收集相同氣體所需時間。
【方案二】在不同過氧化氫濃度下,測定
方案二的實驗測量結果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和體積 2%氯化鐵溶液的體積(mL) 反應的時間(min) 生成O2的體積(mL) 實驗1 8% 10mL X 5 V1 實驗2 16% 10mL 3 Y V2
實驗結論:通過測量V1小于V2,說明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27.化學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和創造物質。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是
(2)圖2中,反應后示意圖中的物質是組卷:1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