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高一(下)化學暑假作業(1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6分)

          • 1.化學與科學、技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2.在體積為x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應后容器內氮原子數和氧原子數之比為(  )

            組卷:639引用:37難度:0.9
          • 3.氫化銨(NH4H)與氯化銨的結構相似,又知NH4H與水反應有H2生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9引用:3難度:0.9
          • 4.相同質量的NO2和N2O4,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2難度:0.9
          • 5.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種標準劃為同一類物質,下列分類標準正確的是(  )
            ①鈉的化合物  ②鈉鹽      ③可溶于水的物質    ④電解質⑤水溶液能導電的化合物     
            ⑥氧化物      ⑦是由離子形成的化合物.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5.常見化合物A、B,其焰色反應均呈黃色,C是一種單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他物質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A在通常情況下為淡黃色粉末,常做潛水艇中的供氧劑,寫出A的化學式
             

            (2)寫出④的化學方程式
             

            (3)若溶液E中僅含一種溶質,寫出⑤的離子方程式
             

            (4)若A、B混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只得到一種固體化合物。則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6.汽車安全氣囊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保障。當車輛發生碰撞的瞬間,安全裝置通電點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釋放出大量的氮氣形成氣囊,從而保護司機及乘客免受傷害。為研究安全氣囊工作的化學原理,取安全裝置中的粉末進行實驗。經組成分析,確定該粉末僅含Na、Fe、N、O四種元素。水溶性試驗表明,固體粉末部分溶解。經檢測,可溶物為化合物甲;不溶物為紅棕色固體,可溶于鹽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熱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氣和單質乙,生成的氮氣折合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6.72L.單質乙在高溫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不溶物紅棕色粉末反應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種單質。化合物丙與空氣接觸可轉化為可溶性鹽。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化學式為
             

            (2)若丙在空氣中轉化為碳酸氫鹽,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安全氣囊中紅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質中,有可能作為安全氣囊中紅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KCl     B.KNO3            C.Na2S             D.CuO
            (5)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探究化合物丙與空氣接觸后生成可溶性鹽的成分(不考慮結晶水合物)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