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1.2 了解生物圈》2021年單元測試卷(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說法中,最為確切的是( ?。?/h2>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開花,與秋天的光照時間有直接關系 B.影響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不僅僅是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C.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各種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D.生物不僅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且能改變環境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2.許多成語或詩句中蘊含著一定的生物學道理。以下成語或詩句中的現象與影響因素對應不合理的是( )
選項 成語或詩句 影響因素 A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生物 B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溫度 C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光照 A.A B.B C.C D.D 組卷:697難度:0.5 -
3.諺語、俗語和古詩詞中蘊含著一些生物學原理。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環境影響生物 B.春雨貴如油--植物生長都需要無機鹽 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D.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兩種動物間是寄生關系 組卷:126引用:26難度:0.4 -
4.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枯葉蝶的體色與落葉顏色一致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B.生長在巖石表面的地衣,能夠加速巖石的風化體現了環境影響生物 C.“草盛豆苗稀”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D.“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組卷:159引用:20難度:0.4 -
5.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大樹底下好乘涼”說明生物適應環境 B.“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 C.“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 D.“春風又綠江南岸”說明環境影響生物 組卷:111引用:7難度:0.5 -
6.如圖依次表示4個不同生態系統的有關數據或關系。①表示各營養級重金屬富集后的積累量,②表示各營養級有機物含量,③表示生態系統各成分間的關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據圖所繪的食物鏈,正確的是( ?。?br />
A.圖①:丙→甲→乙→丁 B.圖②:丙→乙→甲→丁 C.圖③:丁→甲→乙→丙 D.圖④:戊→乙→丙→甲→丁 組卷:874引用:9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9.如圖為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示的各種生物中,草是生態系統中的
(2)該生態系統中的植物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通過
(3)草原上草的長勢,生物種類和數量在一年四季會發生較大的波動,影響其波動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組卷:209引用:14難度:0.3 -
20.光能影響鼠婦的生活,那會不會同樣影響蚯蚓的生活呢?某學校6個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探究光對蚯蚓生活的影響”的實驗:
①每個小組準備了12只鮮活健壯的蚯蚓;
②將12條鮮活健壯的蚯蚓放入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中央;
③靜置半小時后,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蚯蚓數量。
如表是6個小組的實驗結果,據圖表回答下列問題:組數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明亮處/條 3 4 3 1 2 2 陰暗處/條 9 8 9 11 10 10
根據生活經驗,作出假設:
(2)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蚯蚓數量后,要對數據進行處理,對6組實驗數據要取
(3)選擇12條蚯蚓、6個小組進行實驗的目的是
(4)本實驗的變量是
(5)根據表格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6)蚯蚓在土壤中爬行能夠疏松土壤并增加土壤肥力。從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體現了組卷:5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