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佛山四中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4 1:30:2
一、單選題(共80分)
-
1.當你做任何一個動作時,都會包括以下步驟:①相應的骨受到牽引,②骨繞關節轉動③骨骼肌收縮④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 ?。?/h2>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組卷:4引用:3難度:0.4 -
2.如圖表示關節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脫臼是指①從④中滑脫出來,又稱關節脫位 B.⑤能增加關節的靈活性 C.結構③中分泌的滑液能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D.關節囊與關節的牢固性有關 組卷:2難度:0.5 -
3.如圖甲表示屈肘動作,圖乙表示投籃動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的①和②是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B.③表面覆蓋著的骨膜,與骨的長長有關 C.圖乙中肱三頭肌的變化是先收縮后舒張 D.④在完成投籃動作過程中起支點作用 組卷:13引用:4難度:0.5 -
4.十二生肖中子鼠、丑牛、已蛇、酉雞中,四種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體溫恒定
②體內有脊柱
③用肺呼吸
④產卵生殖
⑤用乳汁哺育后代
⑥用四肢行走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⑤⑥ 組卷:2引用:7難度:0.6 -
5.如圖為某種動物牙齒的結構剖面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①是犬齒,其作用是撕裂食物 B.②是臼齒,其作用是磨碎食物 C.該動物的牙齒與兔子的牙齒相比,多了③ D.牙齒分化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 組卷:2引用:10難度:0.6 -
6.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的胎生、哺乳特性最合理的解釋是( ?。?/h2>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有利于適應外界生存環境 B.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育,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C.哺乳能保證幼體的營養,有利于后代的生長發育 D.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的一種特性,與適應外界生存環境無關 組卷:184難度:0.7 -
7.下列關于動物形態結構特點與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鯽魚的身體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游泳時的阻力 B.節肢動物體表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C.蚯蚓的身體分節,可使軀體運動靈活 D.家鴿體表的羽毛是其適于飛行的最主要的器官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
8.下列有關各種鳥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野鴨的喙扁而闊,適于取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B.丹頂鶴的喙長而直,適于取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C.金雕的喙強大,末端有彎鉤,適于捕食大中型動物 D.啄木鳥的喙強直而尖銳,適于啄食樹木中的昆蟲 組卷:8難度:0.8 -
9.下列關于兩棲動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絕大多數蛙類、蟾蜍是農業害蟲的天敵 B.兩棲動物是由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過渡類型 C.兩棲動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水中發育 D.兩棲動物是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組卷:50引用:1難度:0.6 -
10.下列連線能正確表示動物與其氣體交換部位的是( ?。?br />①蚯蚓——體壁
②蝗蟲——氣門
③河蚌——鰓
④家鴿——肺和氣囊
⑤鯨——肺
⑥蜥蜴——肺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⑥ 組卷:7引用:11難度:0.5 -
11.同學們在校園生物角看到了河蚌、青蛙、蚯蚓、鯽魚等動物,對它們進行了觀察和記錄。下列關于它們的呼吸和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河蚌用鰓呼吸,依靠足在水底緩慢運動 B.青蛙只用肺呼吸,依靠趾間的蹼游泳 C.蚯蚓用皮膚呼吸,依靠疣足完成運動 D.鯽魚用鰓呼吸,依靠頭部和軀干部的擺動游泳 組卷:87難度:0.5 -
12.青蛙不能長時間潛伏在水中,主要原因是( )
A.鰓的結構不如魚的完整 B.肺的結構不如鳥的復雜 C.需要從空氣中獲取氧氣 D.需要從陸地上獲取食物 組卷:7引用:5難度:0.5 -
13.為探究魚鰭的作用,取甲乙丙三條大小、活力相似的鯽魚,放于同一魚缸中。甲魚用紗布扎胸鰭和腹鰭,乙魚用紗布捆扎尾鰭,丙魚不作處理。下列對實驗分析及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乙是實驗組,丙是對照組 B.甲和丙對照,可觀察到甲魚身體失去平衡 C.乙和丙對照,可觀察到乙魚能夠左右游動 D.要使實驗更加嚴謹,應多次重復實驗 組卷:12引用:3難度:0.6 -
14.如圖是魚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由魚口吞入,由③后緣排出,這是魚在呼吸 B.④主要是由鰓絲構成,其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C.圖中②處的水與①處相比,氧氣增多了 D.魚在水中呼吸時,魚口和鰓蓋交替張合 組卷:13難度:0.5
二、填空題(共20分)
-
41.動物的身體結構與其運動方式,生活環境相適應。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動物的身體結構:腔腸動物的身體呈輻射對稱:扁形動物的身體呈
(2)動物的運動形式多樣,青蛙的后肢有
(3)動物的運動器官共有的結構特征:
①多具有發達的
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著結構,如鳥類的
③多具有靈活運動的分節和支點,如蝗蟲的足分節,人的四肢有許多關節
(4)動物運動的機理:如哺乳動物主要依靠運動系統中骨、肌肉和關節的協調配合,完成各種精細而靈活的動作。如圖能夠正確表示骨、肌肉與關節之間關系的是組卷:14難度:0.1 -
42.實驗法是生物學科的重要的科學探究方法,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通過實驗活動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不同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收獲頗豐。
實驗一:
(1)提出問題是
(2)作出假設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粗糙的紙上運動的速度比較慢
(3)制訂計劃:取1條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并測量它在2min里蠕動的距離。將這條蚯蚓放在粗糙的紙上,觀察它的運動,也測量它在2min里蠕動的距離。如此進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紙上各自運動的平均距離。對比結果,得出結論。
實施計劃:在實驗的過程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濕棉花球,輕輕地擦蚯蚓體表,這是因為
(4)蚯蚓靠
實驗二:
(5)學習了蝗蟲的呼吸后,同學們對蝗蟲的呼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出現了意見分歧。正方同學認為蝗蟲的呼吸器官在頭部,因為頭部是蝗蟲的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