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廣東省廣州市五中九年級(下)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5/1/5 1: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如圖所示,用大小不變拉力F甲將重為G的物體甲從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至B點,此過程拉力對甲做的功為WAB;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不變的拉力F乙把重也為G的物體乙沿粗糙斜面從C點勻速拉至B等高的D點,在此過程中的拉力對乙做的功為WCD,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此過程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WABWCDB.F乙大于斜面的摩擦力 C.F甲的功率小于F乙的功率 D.如果斜面光滑,機械效率為100% 組卷:207引用:2難度:0.7 -
2.如圖所示,重300N的物體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勻速直線運動了10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4m B.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60N C.拉力F的功率為4W D.有用功為96J 組卷:49引用:1難度:0.6 -
3.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內放入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內放一個小球懸浮在水中,此時,甲、乙、丙三個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個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 B.三個容器中,乙對桌面的壓強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受到的浮力不變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將下沉 組卷:47引用:1難度:0.6 -
4.把四個聲波信號輸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示的波形如圖所示,說法正確的是( )
A.①與②響度相同 B.②與④音調相同 C.①與④響度相同 D.③與④音調相同 組卷:104引用:4難度:0.8 -
5.如圖所示的家庭電路中,有部分器件連接不正確,它們是( )
A.閘刀開關和帶開關的燈泡 B.帶開關的燈泡和三孔插座 C.閘刀開關和帶熔絲的二孔插座 D.帶熔絲的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組卷:91引用:1難度:0.7 -
6.圖甲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示意圖,圖乙是圖甲情景剖面圖,?表示導線垂直紙面電流從紙外流向紙內,⊙表示導線垂直紙面電流從紙內流向紙外,現通電線圈轉至丙位置,其正確的剖面圖是( )
A. B. C. D. 組卷:914引用:8難度:0.7 -
7.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U-I圖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的電阻值保持20Ω不變 B.甲乙電阻相等時,消耗的電功率不一定相等 C.甲、乙串聯在電路中,當甲的電流為0.2A時,電路的總功率是1.2W D.甲、乙并聯在電路中,當乙的電壓為1V時,10s甲消耗的電能為2J 組卷:14引用:1難度:0.4 -
8.圖甲是托里拆利實驗裝置,圖乙是一個“自制氣壓計”(用插有細管的橡皮塞塞住裝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沒入水中,通過上管口向瓶內吹氣,水沿管上升到p點)。P點與瓶內水面Q高度差為h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的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測出當地的大氣壓是ρ水銀gh1 B.甲圖中的托里拆利實驗中真空部分如有空氣,測量值將偏小 C.乙圖中的自制氣壓計測出當地當時的大氣壓ρ水gh3 D.同時帶著兩裝置登山,會發現h1會變小,h3會增大 組卷:1976引用:6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8分
-
23.小明用天平、燒杯、油性筆及足量的水測量一塊鵝卵石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 ,發現橫梁穩定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往 (選填“左”或“右”)調。
(2)用調好的天平分別測出鵝卵石的質量是31.8g和空燒杯的質量是90g。
(3)如圖甲所示,把鵝卵石輕輕放入燒杯中,往燒杯倒入適量的水,用油性筆在燒杯壁記下此時水面位置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盤,如圖丙所示,杯、水和鵝卵石的總質量為 g。
(4)將鵝卵石從水中取出后,再往燒杯中緩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記號M,如圖乙所示,用天平測出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42g,此時杯中水的體積為 cm3。
(5)根據所測數據計算出鵝卵石的密度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驟測量過程中,用鑷子添加砝碼并向右旋動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錯誤操作將導致所測密度偏 。組卷:812引用:34難度:0.5 -
24.在信息化時代,相機和手機都是常用的圖象采集設備。
(1)用相機拍照時,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縮小的 像(選填“實”或“虛”)。鏡頭靠近人時,像會 透鏡(選填“靠近”或“遠離”)。用相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時,通過伸縮鏡頭,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這個操作過程便是“調焦”,如圖所示。
(2)小敏發現手機不能“調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將手機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學實驗室去探究,實驗數據如表,根據數據判斷手機鏡頭的焦距大約為 。實驗次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3)請分析,手機拍攝遠近不同的物體不需要“調焦”的原因是 。組卷:105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