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2小題,每小題5分,滿分95分)
-
1.下列屬于種群的是( )
A.一個湖泊中的各種魚 B.一個池塘中的各種浮游生物 C.不同地帶中的所有竹蝗 D.同一地帶中的全部竹蝗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新陳代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新陳代謝是在神經系統和激素調節控制下進行的 B.細胞內的異化作用可以釋放能量 C.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這一過程屬于異化作用 D.從新陳代謝角度看,身體長胖的原因是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葡萄中含有豐富的白藜蘆醇(化學式為C14H12O3).它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增生。下列有關白藜蘆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它屬于氧化物 C.白藜蘆醇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12:3 D.它完全燃燒時的產物有三種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4.下列有關儀器的使用中,正確的是( )
A.使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時,要猛吸、吸滿 B.用漏斗向酒精燈內添加酒精 C.將量筒作為液體反應的容器 D.將小燒杯直接在火焰上加熱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5.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現象不可能出現的是( )
A.老師無法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 B.寫字時圓珠筆從手中滑出漂浮在空中 C.同學們稍微活動就會從椅子上紛紛滑到地面上 D.固定吊燈的螺絲從天花板上滑出,使吊燈落到地上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所示是電機示意圖,對于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繪出的是直流電動機的示意圖,線圈正轉到平衡位置 B.圖中繪出的是直流電動機的示意圖,線圈受到磁場的作用力而轉動 C.圖中繪出的是交流發電機的示意圖,此時導線切割磁感線,線圈中產生電流 D.圖中繪出的是交流發電機的示意圖,此時導線不切割磁感線,線圈中沒有電流 組卷:107引用:9難度:0.7 -
7.在A型標準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在B型標準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小明同學的血分別與A、B型標準血清混合后都出現凝集現象,則小明的血型為(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8.為了研究鋁對魚類生存的影響,現設置了下列5組實驗。第①組為正常條件下魚類的生存情況,其余四組的水質為濃度相同的可溶性鋁鹽的水溶液。在②、③、④組中加入不同樹葉的分解產物。定時觀察,得到如圖結果。下列假設與所得實驗結果一致的是( )
A.三種樹葉的分解產物能降低可溶性鋁鹽對魚類的毒性 B.樹葉的分解產物提高了魚類對可溶性鋁鹽毒性的敏感性 C.所測試的三種樹葉的分解產物對魚類都有毒性 D.松樹葉的分解產物最有利于魚類的生存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9.我國自1984年4月8日成功發射第一顆地球同步通訊衛星以來,已經陸續發射了多顆此類衛星。地球上的人認為它靜止不動,是因為( )
A.衛星周圍沒有合適的參照物 B.衛星繞地心轉動非常慢 C.衛星和地球以相同的速度運動 D.衛星和地球轉動方向和轉動快慢相同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10.如圖是一套實驗室的制氣裝置,用于氣體的發生、干燥和收集,下列各組物質能利用這套裝置制取氣體的是( )
A.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B.稀鹽酸和石灰石 C.稀硫酸和鋅粒 D.稀鹽酸和鎂帶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1.如圖所示,為我國某地的等高線圖,若把同一個物體分別放在a點和b點,則物體的重力勢能( )
A.在a點時大 B.在b點時大 C.在兩點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12.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后,要使電阻R1、R2串聯,甲、乙應該接入的是( )
A.甲接電壓表,乙接電流表 B.甲接電流表,乙接電壓表 C.甲、乙都接電壓表 D.甲、乙都接電流表 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13.下列四幅實驗裝置圖所反映的原理,對發電機的發明有直接影響的是( )
A. B. C. D. 組卷:3引用:1難度:0.7
六、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3分)
-
38.某課外興趣小組對一批鐵樣品(含有雜質,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進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進行實驗,其中只有一位同學所取用的稀硫酸與鐵樣品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數據如下表:
甲 乙 丙 燒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鐵樣品 9g 9g 14g 充分反應后,燒杯+剩余物 208.7g 158.7g 163.7g
(1)哪位同學所取用的稀硫酸與鐵樣品恰好完全應?
(2)計算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
(3)計算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組卷:45引用:3難度:0.5 -
39.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
海洋擁有世界物種的 90%以上,人們把海洋稱作為生命的搖籃。據推測,最初的海洋和 大氣中沒有氧氣,因而原始的生命應該是厭氧型生物,隨著藍藻等原核生物的出現及藻類植 物的大量繁衍,才使海洋和大氣中含氧量逐漸增多。
海洋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大量能源物質,我國近海潮汐能達1.1億千瓦時,天然氣儲量約14萬億立方米。近年來我國在海洋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例如我國第一座潮汐電站-溫嶺江廈潮汐電站,1985 年全部并網發電,總裝機容量達3200千瓦。現又進一步探明在我國南海海底 1000 米至 2000 米深處,蘊藏著大量以固體冰形式存在的甲烷(CH4),人們稱之為“可燃冰”,每立方米“可燃冰”相當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海水里含有一種叫重水的物質,這是由于組成重水的氫不是一般的普通氫,而是由一個質子、一個中子和一個電子構成的重氫原子。每立方米重水比普通水重105.6千克,常用于原子反應堆中的減速劑。
(1)最初大氣中的氧氣可能來自于
(2)每個重水分子由二個重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則重水中重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可燃冰”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深海貯藏“可燃冰”的條件是
A、高溫B、低溫C、高壓D、低壓。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