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榆樹市八號鎮(zhèn)各中學八年級(上)月考地理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8/10 4:0:1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 1.有關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7引用:65難度:0.7
          • 2.北回歸線穿越了我國部分省市,現(xiàn)在已有10座北回歸線標志塔,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志塔最多的國家,但是北回歸線沒有經(jīng)過以下哪個省區(qū)(  )

            組卷:7引用:6難度:0.9
          • 3.我國的最北端和最東端都位于(  )

            組卷:37引用:22難度:0.7
          • 4.根據(jù)目前我國勞動人口增長率的變化趨勢,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組卷:150引用:3難度:0.5
          • 5.我國第一大島屬于(  )

            組卷:16引用:4難度:0.9
          • 6.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

            組卷:103引用:56難度:0.5
          • 7.下列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是(  )

            組卷:139引用:1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 22.暑假就要到了,玲玲的爸爸準備帶著她乘船沿我國大陸海岸線游覽。出發(fā)前,爸爸給了玲玲一幅中國疆域示意圖,并提出了一些問題讓她解答,聰明的你,一起來幫忙吧。

            (1)我國的陸地面積約為
             
            萬平方千米。形狀非常像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頭頂①
             
            (國家),背馱②
             
            (國家)。
            (2)出發(fā)地A為
             
            海,途經(jīng)C臺灣海峽,該海峽東側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目的地位于中國與③
             
            (國家)交界處。途經(jīng)水域屬于我國內(nèi)海的是
             
             
            (填代號)。
            (3)與我國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的國家是
             
             

            組卷:34引用:4難度:0.3
          • 23.我國山脈縱橫交織構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脈與山脈之間鑲嵌著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構成祖國的大好河山。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jù)圖中信息,在下表中填寫地形區(qū)名稱:
            山脈 西側 東側
            大興安嶺
             
             
            巫山
             
             
            (2)第一階梯內(nèi)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
             
            高原,因海拔高,氣溫低,冰川廣布,雪山皚皚,我國許多大江大河如:黃河、
             
            (填河流名稱)等均發(fā)源于此,該區(qū)域也被稱為“中華水塔”。
            (3)第二階梯內(nèi)既有我國最大的盆地
             
            盆地,也有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的高原
             
            高原。
            (4)第三階梯內(nèi)地形以
             
            (填地形類型)為主,首都北京位于
             
            平原。

            組卷:451引用:20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