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實驗外國語西區學校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2 8:0:1

          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每題3分,共48分)

          • 1.2023年9月23日,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首次采用“零碳甲醇”作為火炬燃料,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真正體現杭州亞運會“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下列有關甲醇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組卷:93引用:13難度:0.9
          • 2.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下列過程,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組卷:18引用:5難度:0.8
          • 3.能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的方法是(  )

            組卷:15引用:6難度:0.6
          • 4.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5
          • 5.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500引用:20難度:0.5
          • 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67引用:6難度:0.7
          • 7.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所示的一種元素,從中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組卷:96引用:9難度:0.6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 22.根據下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2)某同學能采用D裝置收集氧氣的理由是
             
            ,該收集方法的優點是
             

            (3)實驗室制取氨氣的發生裝置可用A,則制取氨氣所用的藥品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熟石灰固體混合氯化銨固體
            ②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氯化銨固體
            ③濃氨水中加入氧化鈣
            (4)某同學選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若將選用的B發生裝置或操作方法作了改進,都可以得到平穩的氧氣流。他是如何改進的?(合理均可)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的主要步驟有:①裝藥品;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加熱;④將裝置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熄滅酒精燈;⑥收集氣體;⑦將導管移出水槽。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②①④③⑥⑤⑦
            C.②④①③⑥⑤⑦
            D.②①④③⑥⑦⑤
            (5)F圖是化學中的多功能瓶,可以有如下用處
            ①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
             
            端進氧氣。
            ②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
             
            端接氧氣鋼瓶。
            (6)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粗略測定加熱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反應原理】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裝置連接】為達到實驗目的,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
             
             
            (填接口的字母)→d。
            【補充實驗】在收集到的氧氣中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
            ①集氣瓶內為什么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②實驗過程中發現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
             

            組卷:36引用:1難度:0.5
          • 23.最近,有的同學喜歡在太陽還沒升起時到森林公園中鍛煉身體。甲同學認為此時空氣質量不好,因為凌晨森林公園的空氣中氧氣含量太低,應等日照以后再進入其中鍛煉。為此,他設計了如下實驗:
            【探究一】比較森林公園空氣中,凌晨氧氣的含量與日照后氧氣的含量。
            甲的猜想:凌晨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日照后的空氣中低。
            (1)進行實驗:
            ①分別收集一瓶凌晨的空氣和一瓶日照后的空氣。
            ②進行下列實驗,觀察現象并得出結論。
            比較項目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得到結論
            氧氣含量 將兩個燃著木條分別伸入盛有凌晨的空氣和日照后的空氣的集氣瓶中。
             
            凌晨的空氣中和日照后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幾乎相等。
            通過這個實驗,甲同學沒有驗證自己的猜想,他并不氣餒,決定繼續探究。
            【探究二】測定凌晨公園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資料收集:1、發熱貼發熱原理:黑色的鐵粉與氧氣等物質反應生銹,且放熱。2、鐵銹為紅棕色固體。
            進行實驗:甲同學將課堂實驗(圖a)重新設計(圖b),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發熱貼測定凌晨森林公園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2)圖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為
             

            (3)量筒內裝100mL水,用集氣瓶(有效容積為500mL)取公園空氣樣品,將足量發熱貼內黑色粉末貼滿集氣瓶內壁,塞緊膠塞。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為
             
            ;待冷卻到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量筒內水面下降了90mL,由此可知該空氣樣品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4)與圖a相比,圖b的優點
             
            ,為證明圖b中黑色鐵粉與氧氣發生了反應,可以在打開彈簧夾之前觀察
             

            (5)通過以上實驗甲同學認為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凌晨森林公園空氣中氧氣含量比日照后低。其它同學卻認為,要得到以上結論,還需補做一個實驗,你認為是
             

            (6)經過這次探究活動,同學們還想到了一個生活小竅門:冬天進入溫暖的室內,不需要暖貼發熱時,使其停止發熱的簡單做法是
             

            組卷:27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