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疆烏魯木齊市高考地理一檢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
-
1.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與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其形成受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南多北少的特點。如圖為山西省簡圖。據此完成1~2題。
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面食制作、蒸餾酒等傳統技藝獨具特色,其主要原因是( )A.氣候雨熱同期,農作物的生長期較長 B.山地多降水較少,五谷雜糧種類繁多 C.位置適中,深受周邊飲食文化的影響 D.農業勞作偏重體力,飲食喜愛寒涼型 組卷:7引用:0難度:0.30 -
2.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與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其形成受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南多北少的特點。如圖為山西省簡圖。據此完成1~2題。
山西省北部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較高,氣溫低,人類活動少 B.水土流失嚴重,文化遺產被破壞 C.周圍山脈阻隔,與外界交流不便 D.經濟較落后,產業結構過于單一 組卷:6引用:0難度:0.50 -
3.“大國點名,沒你不行”,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此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如圖為我國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圖。據此完成3~4題。
關于我國前六次人口普查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數量一直遞增,且增長幅度越來越大 B.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數量一直遞增,但增長幅度越來越小 C.第三次到第四次人口增長放緩主要是因為普查時間間隔短 D.第五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社會養老負擔日漸嚴重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
4.“大國點名,沒你不行”,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此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如圖為我國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圖。據此完成3~4題。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①調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推動人口結構優化
②全方位多角度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③有效遏制人口老齡化現象
④為判斷未來人口形勢提供依據
⑤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組卷:6引用:0難度:0.60 -
5.自2017年起,烏魯木齊市開始大規模的老城區(棚戶區)改造。2020年11月,烏魯木齊市又宣布分期分批對建成區自建房實施綜合改造,該項目計劃按照拆除改造和提升改造兩種方式、分三個階段在2023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如圖為某自建房改造景觀圖。據此完成5~6題。
關于烏魯木齊市進行大規模老城區(棚戶區)改造的主要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降低老城區容積率和建筑密度 B.完善城市功能并集約利用土地 C.改造老城區可以獲得高額利潤 D.便于將來老城區接受產業轉移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二、本卷共5題,每題10分,共50分。
-
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根廷南部的莫雷諾冰川末端海拔僅200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成長型冰川之一。該冰川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前推進,把山腳下的阿根廷湖攔腰切斷,逐漸堆積成一座巨大的冰壩。被阻斷的湖水兩邊會產生季節性落差,使冰壩形成“冰橋”(如圖1)。隨著“冰橋”拱門的擴大,“冰橋”崩塌,氣勢磅礴如排山倒海。
材料二:增長的莫雷諾冰川為圣克魯斯河帶來豐富的水力資源,該河上的CC/LB水電站項目是中阿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項目,CC電站與LB電站相距65千米。圖2為圣克魯斯河及CC/LB電站位置示意圖。
(1)分析莫雷諾冰川末端分布在海拔較低處的原因。
(2)推測“冰橋”形成至崩塌的地理過程。
(3)LB電站壩址距CC電站壩址較遠,從該項目主要功能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祁連山位于青藏、黃土兩大高原和蒙新荒漠的交匯處,背靠青藏高原,緊挨著河西走廊和青海湟水谷地(如圖1)。山脈東西長度接近1000千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占整個山區的三分之一,冰雪融水孕育了 56 條內陸河,匯集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
材料二:地處西部干旱、半干旱區的祁連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濕島,其內部由高山冰川、高山灌叢草甸、河流湖泊、高山濕地、草原、森林等地理要素共同組成復雜的復合生態系統,同時也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1988年國家批準設立了甘肅祁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但常年無度開發與全球氣候變暖的效應疊加,讓祁連山生態陷入危機。圖2為東祁連山脈兩側自然帶譜分布示意圖。
(1)分析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原因。
(2)指出東祁連山脈兩側自然帶譜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請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全球變暖可能給河西走廊帶來的影響。組卷:9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