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云南省紅河州彌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3 11:3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近年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類公共衛生安全防護日益迫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冠病毒是一種簡單的生命形式,屬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B.新冠病毒會通過氣溶膠的形式進行傳播,居家生活不宜開窗通風 C.中藥材中有殺死新冠病毒的重要成分,患者只要用中藥就能完全治愈 D.用肥皂洗手、戴醫用口罩、加強日常消毒是切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2.下列關于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沒有核膜,不具有生物膜結構 B.原核細胞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原核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D.原核細胞不含染色體,不遵循遺傳定律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3.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主要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B.蛋白質分子只有在細胞內才能發揮功能 C.細胞中的單體及多聚體都是以碳鏈為骨架 D.脂肪、蛋白質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組卷:8引用:3難度:0.8 -
4.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上蛋白質和多糖鏈結合的糖蛋白與細胞識別有關 B.細胞中氨基酸種類、數量和排序相同的蛋白質就是同一種蛋白質 C.水稻細胞中由A、G、T、C四種含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有七種 D.無機鹽多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對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有重要作用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5.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活細胞都必須借助光學顯微鏡才能看到 B.細胞膜中的脂質全部為磷脂且呈雙層排布 C.細胞質環流有利于細胞內物質運輸和細胞器移動 D.無核仁的細胞不能合成蛋白質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6.如圖為某細胞結構的部分示意圖,據圖分析有誤的是( )
A.該圖是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 B.①③⑤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關 C.具有雙層生物膜的結構有③④ D.含有核酸的結構有③④⑤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7.如圖是馬鈴薯細胞局部的電鏡照片,其中1~4均為細胞核的結構,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
A.觀察結構1中的染色質可用蘇丹Ⅲ染液染色 B.細胞核內物質的交換只能通過結構2來完成 C.細胞分裂過程中結構3既能解體也能重建 D.結構4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組卷:0引用:3難度:0.7 -
8.如圖為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相互轉化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稱縮寫,可以簡寫為A-P-P~P B.ATP末端的磷酸基團有較高的轉移勢能,容易脫離并與其他分子結合 C.許多吸能反應與過程①相聯系,許多放能反應與過程②相聯系 D.過程①只能發生在線粒體中,過程②只能發生在葉綠體中 組卷:10引用:3難度:0.7 -
9.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中實驗材料或觀察指標的描述,比較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名稱 實驗材料或觀察指標 A 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選擇淀粉作為反應底物 B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觀察細胞壁的位置變化 C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檢測培養液中pH變化 D 觀察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 觀察染色體的存在狀態 A.A B.B C.C D.D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10.下列有關細胞的衰老和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端粒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短,直接導致細胞生命活動異常 B.細胞的壞死對生物個體的生命活動有積極意義 C.細胞凋亡由基因控制,凋亡速率與細胞功能有關 D.衰老時細胞內所有酶的活性降低,凋亡時有些酶的活性升高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11.作為“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聞名于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雜交實驗中要將親本和子一代的母本進行人工去雄處理 B.孟德爾設計正交和反交實驗,增強實驗的嚴謹性 C.孟德爾首先提出假說,并據此開展豌豆雜交實驗 D.孟德爾發現F2分離比為3:1,屬于假說—演繹法中“假說”的內容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12.如圖為某家族的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其中4號只攜帶―種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病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3號個體攜帶兩種致病基因 C.8號是乙病攜帶者的概率是 12D.若9號與正常男性結婚,建議他們生女孩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13.1953年,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共同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一個DNA分子中,磷酸、脫氧核糖和含氮堿基之間的數量比是1:1:1 B.一個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相鄰堿基通過磷酸—脫氧核糖—磷酸相連 C.一個DNA分子中,互補堿基之和的比值在兩條鏈中和整個DNA分子中相等 D.一個DNA分子中,一條單鏈具有兩個末端,其中含一個磷酸基團的末端稱5′端 組卷:9引用:3難度:0.8 -
14.如圖甲、乙、丙為細胞內遺傳信息流動的三個過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多起點雙向進行能夠提高RNA復制的效率 B.圖乙中多個核糖體可共同完成一條肽鏈的合成 C.圖丙中至少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參與 D.圖甲、丙兩過程均有氫鍵的斷開也有氫鍵的形成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15.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DNA分子結構中,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B.一個DNA分子上可能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 C.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缺失、增添、替換一定會引起基因突變 D.在有絲分裂后期,每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DNA分子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16.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B與b的根本區別是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B.該植株自交后代都是紅色性狀 C.以該植株作為母本,授以基因型為Bb正常植株的花粉,子代中紅色:白色=3:1 D.該植株的變異可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
17.濫用抗生素和除草劑現象在生產生活中屢見不鮮,已經對生物的進化造成了嚴重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產生的對抗生素的抗性變異來源于突變或基因重組 B.除草劑的大量使用導致野生雜草產生了耐藥性變異 C.群體中出現可遺傳的有利變異和環境的定向選擇是適應形成的必要條件 D.一個自由交配的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因藥劑的濫用而發生改變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18.如圖A、B、C分別表示甲、乙、丙三種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中血漿蛋白含量減少會導致B中液體的量增多 B.B中含有氣體,乙細胞不一定消耗和產生氣體 C.甲細胞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D.正常情況下血紅蛋白、載體蛋白、肝糖原均會出現在內環境中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9.小明患嚴重腹瀉,全身無力,醫院診斷其患細菌性腸炎。醫生處方中除了有消炎藥外還有“口服補液鹽散(Ⅱ)”,其成分是:氯化鈉1.75g、氯化鉀0.75g、枸櫞酸鈉1.45g、無水葡萄糖10g,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嚴重腹瀉會導致人體無機鹽的丟失 B.血糖濃度、腸道內無機鹽相對穩定屬于內環境的穩態 C.內環境的理化因子保持相對穩定,以保證機體正常生命活動 D.口服補液鹽散(Ⅱ)可使機體內各種無機鹽濃度維持穩態 組卷:24引用:6難度:0.7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50分)
-
56.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我國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圖1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A、B、C、D是丙中關系密切的四種生物,圖中面積大小代表其同化能量的多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完成圖中①過程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2)生態系統的結構,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組成成分外,還包括
(3)要實現碳中和,應采取的措施有
(4)圖2是圖1所示生態系統中某兩個營養級(戊、庚)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e表示能量值。庚的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包含在組卷:26引用:2難度:0.6 -
57.和牛是世界公認的高檔肉牛品種,其體型較小,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我國科研人員利用胚胎移植技術,按如圖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這一優良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
(2)試管牛的培育需要的工程技術有
(3)胚胎一般發育至
(4))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盡快獲得數量較多的子代和牛,圖中甲環節是對牛胚胎所做的處理,使用的技術稱為組卷:11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