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新華中學高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0分)
-
1.下列可“雙向”進行的過程是( )
A.眨眼反射中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送 B.垂體細胞與甲狀腺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 C.生長在太空的幼苗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D.草原生態系統中狼和兔之間的碳元素傳遞 組卷:23引用:2難度:0.6 -
2.鯉春病毒病是一種由彈狀病毒引起,常在鯉科魚類中流行且在春季暴發的疾病。該彈狀病毒有一層囊膜,內含一條單鏈RNA(由M個核苷酸縮合而成)和依賴于RNA的RNA聚合酶等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
A.該彈狀病毒的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 B.該彈狀病毒的RNA聚合酶可催化核糖核苷酸鏈的形成 C.鯉科魚類的遺傳物質與該彈狀病毒的遺傳物質不同 D.配置合適的培養基、設置適宜的環境條件就可以培養彈狀病毒 組卷:28引用:2難度:0.8 -
3.通常分泌蛋白的氨基端(N端)上有長度約為30個氨基酸的一段疏水性序列,能被內質網上的受體識別,之后通過內質網膜進入囊腔,在囊腔中經過一系列加工形成“蛋白質”產物。如圖表示某種分泌蛋白合成中的某些階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般而言,囊腔中產生的蛋白質需經高爾基體加工 B.核糖體是否結合到內質網上,可能與蛋白質起始端是否有疏水序列有關 C.編碼疏水性序列的遺傳密碼位于圖中mRNA的前導序列區段 D.核糖體合成多肽鏈時在mRNA上運動的方向是5'→3'方向 組卷:39引用:3難度:0.7 -
4.炎癥反應是機體對于外界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炎癥狀態下,損傷或瀕死細胞可釋放大量ATP到細胞外,作用于靶細胞膜上的P2X7受體,促進靶細胞產生并分泌淋巴因子等物質,促進炎癥反應。慢性炎癥可導致許多疾病,如過敏、哮喘或風濕性關節炎。一種納米抗體可以阻斷炎癥并減輕疼痛,其作用機理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TP不僅可以作為直接能源物質,在炎癥狀態下還可進入細胞內發揮信息分子的作用 B.如圖推測抗體可能是被蛋白酶處理為氨基酸后,作用于靶細胞膜上的P2X7受體 C.推測靶細胞很可能是T細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質有淋巴因子和抗體 D.納米抗體的作用機理是與ATP爭奪P2X7受體,抑制淋巴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從而阻止炎癥的發生 組卷:88引用:10難度:0.7 -
5.表觀遺傳是指不依賴于DNA序列的基因表達狀態與表型的改變。其形成途徑之一是DNA分子內部堿基胞嘧啶發生甲基化,胞嘧啶和甲基化胞嘧啶雖然都可以與鳥嘌呤正常配對,但會影響基因的表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DNA分子甲基化發生在基因的編碼區,可能會使終止密碼提前出現而終止翻譯過程 B.若DNA分子甲基化發生在基因間的連接序列,則可能對生物性狀的遺傳沒有影響 C.若DNA分子甲基化發生在基因的啟動子序列,可能影響RNA聚合酶的識別與結合 D.若DNA分子胞嘧啶占所有堿基的比例為30%,則一條鏈中腺嘌呤最大比例為40% 組卷:31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16.衣藻屬于單細胞真核生物。研究者以衣藻為實驗材料,深入研究CO2對衣藻生長的影響。
(1)當CO2濃度適當增加時,衣藻的光合作用強度增加。這是由于在酶的作用下,位于
(2)TOR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細胞中的一種激酶,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加快代謝和生長。研究中發現CO2濃度升高后,不僅提高了衣藻的光合作用強度,還使細胞中TOR的活性顯著增強。
①為確定光合作用與TOR活性的關系,研究者對正常光照條件下的衣藻進行黑暗處理12小時后,再次進行光照處理,結果如圖1所示。結合圖1中的信息推測,停止光照后的短時間內TOR活性降低的原因是
②圖2表示光合作用暗反應及其中間產物形成氨基酸的途徑。研究表明谷氨酰胺是TOR的激活劑。下列實驗結果能進一步印證上述結論的有
a.阻斷淀粉合成,TOR活性減弱
b.阻斷亮氨酸和纈氨酸的合成,TOR活性增強
c.阻斷丙氨酸的合成,TOR活性增強
d.阻斷谷氨酸到谷氨酰胺的合成,TOR活性減弱
(3)請結合上述研究及所學知識,闡述CO2濃度適度增加可促進植物生長的機制①組卷:20引用:1難度:0.6 -
17.已知雞蛋的綠殼(G)對白殼(g)是由一對常染色體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蛋殼顏色由母雞的基因型決定,與雞蛋本身的基因型無關。下圖是以A、B為親本的綠殼蛋雞育種過程(橢圓形表示雞蛋,字母表示孵化出的雞),據圖回答。
(1)由圖推測,A的基因型是
(2)與母雞相比,公雞的基因型較難被確定。為提高綠殼蛋雞育種效率,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直接篩選出基因型為GG的公雞親本。
實驗思路:依據組卷:3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