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和平區耀華中學高考地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3分,總計45分)
-
1.“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發電系統生命周期中,一方面產生碳排放,一方面又實現碳減排和碳吸收,從而達到“碳中和”。如圖示意光伏發電景觀和光伏發電系統“碳中和”實現過程。據此完成6~7題。
為提高發電效率,戈壁地區須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塵埃。戈壁灘光伏電站建成后對當地植被生長的有利影響體現在( )
①降低土壤鹽漬化
②提高地表溫度
③提高光照效果
④補充植被水源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9引用:0難度:0.50 -
2.“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發電系統生命周期中,一方面產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實現了碳減排和碳吸收,從而達到“碳中和”。圖1示意光伏發電系統“碳中和”實現過程,圖2為青海共和縣光伏發電場景,完成下面小題。
下列地區中,光伏發電系統自身實現“碳中和”所需時間最短的是( )A.柴達木盆地 B.黃土高原 C.東北平原 D.山東丘陵 組卷:10引用:0難度:0.50 -
3.近地面大氣中水汽充足,氣溫較低時,大氣中的水汽容易飽和凝結形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使地面水平能見度降低,這種天氣現象就是霧。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現一次特殊的雙層濃霧天氣現象。如圖為此次濃霧出現前后不同高度氣溫隨時 間的變化圖(單位:℃),斜線柱表示點前后霧的高度。據此完成3~4題。
據圖推測,上層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氣流上升,水汽冷卻凝結而成 B.大氣逆輻射強,水汽冷卻凝結 C.弱冷空氣侵入,水汽冷卻凝結而成 D.地面輻射冷卻帶動上層大氣降溫 組卷:7引用:0難度:0.90
二、綜合題(共3題,總計55分)
-
17.當地時間2022年3月11日凌晨2時30分,熱帶氣旋“貢貝”登陸莫桑比克,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截至當地時間3月17日,熱帶氣旋“貢貝”在莫桑比克已造成53人死亡。楠普拉、贊比西等地區大量房屋倒塌、基礎設施被破壞。此次災害估計有24000人流離失所,超過7700個家庭的房屋被部分或完全摧毀。
材料二:中國近年來積極投入莫桑比克的基礎建設。我國與莫桑比克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
(1)描述該國圖2所示區域的地勢特征,并說明判斷理由。
(2)分析比較“貢貝”登陸時,莫桑比克港和安戈謝港兩處港口風暴潮強度的差異。
(3)解釋熱帶風暴“貢貝”同時在沿海和內陸造成大量人口受災、流離失所的原因。
(4)簡述中國企業參與莫桑比克災后重建的有利條件。組卷:21引用:3難度:0.6 -
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都市是規模龐大、經濟發達、具有強大輻射帶動功能的大城市,是城鎮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城市空間組織形式。天津的發展定位是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材料二:天津港,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地處渤海灣西端,是中蒙俄經濟走廊東部起點、新亞歐大陸橋重要節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圖為“天津港空間示意圖”。
(1)說明天津港的發展對天津成為大都市的促進作用。
材料三: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雄安新區建設熱火朝天、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開、重大改革創新舉措落地。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據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強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側重地推動要素流動,從而促進各自的進一步發展。
(2)從廣業發展的角度,說明河北省受到北京市輻射帶動作用的體現。
(3)簡析河北省成為京津地區“米袋子”和“菜籃子”的原因。組卷:1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