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
1.如圖顯示了制作地球儀的步驟和過程仔細觀察后,完成下面17~18小題。
圖③中,把乒乓球用傾斜的鐵絲穿起來,傾斜的鐵絲兩頭,即A和B處,用膠布裹幾圈固定。關于鐵絲AB的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是南極 B.B點是北極 C.地球上并不存在AB表示的地軸 D.鐵絲AB是按照真實地軸縮小而成的 組卷:10引用:0難度:0.50 -
2.如圖顯示了制作地球儀的步驟和過程。讀圖完成6~8題。
圖②中,傾斜的鐵絲要與水平面成多少度的角( )A.90° B.45° C.66.5° D.60°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3.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2021年09月17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安全返回位于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風著陸場(東經100°04′28″,北緯41°37′43″)。至此,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材料和圖,完成3~6題。
2021年6月17日和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升空和著陸時,地球分別位于圖1中____位置( )A.AB之間和BC之間 B.BC之間和CD之間 C.CD之間和DA之間 D.DA之間和AB之間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4.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2021年09月17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安全返回位于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風著陸場(東經100°04′28″,北緯41°37′43″)。至此,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回答下面8~11小題。
2021年6月17日和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升空和著陸當天,家鄉益陽地區分別是( )A.晝夜等分;春寒料峭 B.晝長夜短;晝長夜短 C.晝短夜長;晝逐漸變長 D.晝逐漸變短;晝長達到最大值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5.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2021年09月17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安全返回位于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風著陸場(東經100°04′28″,北緯41°37′43″)。至此,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材料和圖,完成3~6題。
據圖2判斷,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東風著陸場位于圖2的____附近(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6.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歷經三個月的太空之旅后,2021年09月17日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安全返回位于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東風著陸場(東經100°04′28″,北緯41°37′43″)。至此,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材料和圖,完成3~6題。
下列現象是由于圖1地球運動形式產生的是( )A.晝夜更替 B.不同地方時間的差異 C.太陽東升西落 D.晝夜長短的變化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7.人們說地球是“水的行星”,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約為( )
A.2:8 B.7:3 C.4:6 D.3:7 組卷:62引用:5難度:0.8
二、綜合題(4小題,50分)
-
28.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和部分板塊運動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東西半球來看,全球陸地大多集中在
(2)大洲①和⑥的分界線是
(3)以下空格中填字母或數字: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4)以下空格中填字母或數字:被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包圍,且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
(5)從圖中板塊的運動方向可以預測:地中海慢慢變小,甚至消失,請用所學的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其原因:
(6)圖中“▲”形區域為尼泊爾,此地區多地震,請用板塊構造學說內容解釋其原因:組卷:18引用:2難度:0.4 -
29.分析居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完成下列表格。
當地的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筑特點 北極因紐特人的冰屋 ① 冰塊構筑,低矮,墻體很厚,保溫功能好 黃土高原地區的窯洞 干燥、冬冷夏熱 ② 云南傣族的竹樓 ③ 雙層竹樓,人住上層,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地區的平頂房屋 干燥、風沙大 ④ 組卷:15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