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28 3:30:2
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每小題3分,共16小題,共48分。
-
1.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里,我是老師的學生;在小區里,我與李奶奶是鄰居。這說明( )
A.我們的身份是唯一的 B.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相同的身份 C.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D.社會關系是在人的身份中確定的 組卷:3引用:7難度:0.8 -
2.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產生各種社會關系。下列選項對應的社會關系正確的是( )
①中秋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從北京回來陪爺爺奶奶一起過節
②中秋夜,小區里的老鄉、鄰居們共同舉辦賞月活動,慶祝中秋佳節
③工廠給沒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準備了月餅等禮物A.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 B.地緣關系、業緣關系、血緣關系 C.業緣關系、血緣關系、地緣關系 D.血緣關系、業緣關系、地緣關系 組卷:18引用:6難度:0.8 -
3.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做一個積極的社會成員,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傾力奉獻社會
③謙讓、分享、幫助他人
④增強憂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4.小楊所在學校組織了學農活動。在一周的學習活動中,小楊了解了我們平時所吃的糧食是如何加工而來的;了解了我們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認識到沒有這些農業生產,我們的生活一天都難以維持。下列說法與小楊的認識不相符的是( )
A.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都與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B.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C.參加學農活動耽誤了小楊的學習時間,小楊應該在課堂上學習 D.參加學農活動能讓小楊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 組卷:6引用:5難度:0.6 -
5.2021年9月10日,以“金江古城品桂圓鄉村振興促發展”為主題的四川宜賓屏山第七屆書樓桂圓采摘節直播活動在書樓鎮舉行。書樓鎮相關負責人走進直播間,介紹當地桂圓等特色農產品,助力銷售,促農增收。如果給這則新聞取個標題,恰當的是( )
A.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B.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C.網絡匯聚民智促進民主進步 D.網絡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6.如果以下是你朋友圈中的信息,你認為值得轉發的有( )
①河南特大暴雨成災,民眾踴躍捐款互助
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③掃二維碼即送一臺筆記本電腦
④肉松是用棉花做的,大家千萬別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40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閱讀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共3小題,共52分。
-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1年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達10.11億,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達71.6%。網絡豐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也帶來了一些困擾與問題。一些網友就此展開了討論,請你參與其中。
網友“暢所欲言”說:“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自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他人無權干涉。”
(1)請運用“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的知識,指出網友“暢所欲言”觀點中的錯誤之處并說服他。
網友“束身自好”說:“我每周都能將上網的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之內,不沉迷于網絡。”
網友“聰明睿智”說:“每當在網上看到‘駭人聽聞'的信息后,先了解信息出處,看是否權威。”
網友“正視繩行”說:“我從來不通過網絡侵犯他人隱私、散布謠言或是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2)上述三位網友的發言是如何體現“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組卷:1引用:2難度:0.2 -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胡某因違規停車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鄒某因乘坐公交車與司機發生口角搶奪方向盤,被當地人民法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某眼鏡公司因擅用李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李某80萬元。
材料二 中學生洪某在校不按時完成作業,經常逃學上網,家長和老師多次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他卻置之不理。為了上網,他多次在校門口尋釁滋事,偷同學的錢,后來因攔路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
材料三 中學生劉某的父親因工傷住院治療,老板卻拒絕支付醫療費用。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劉某家無法支付訴訟費用。
(1)材料一中胡某、鄒某、眼鏡公司的行為分別屬于哪種違法行為并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材料二中的洪某從不按時完成作業、逃學上網發展到攔路搶劫,給我們什么警示?
(3)根據劉某家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如果你是劉某的同學,請你幫他想一種解決辦法?組卷: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