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化學適應性試卷
發布:2024/12/26 14:0:3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材料的發展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自古以來我國的陶瓷制品享譽海內外,陶瓷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B.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獸首冠人像使用的青銅屬于合金 C.碳纖維被譽為“新材料之王”,是一種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 D.制造特種防護服的芳綸纖維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2.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Cl2=Fe3++2Cl- B.室溫下,用稀硝酸溶解銅:3Cu+2 +8H+=3Cu2++2NO↑+4H2ONO-3C.向0.1mol?L-1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乳:Mg2++2OH-=Mg(OH)2↓ D.同體積同濃度的NH4HSO4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 +OH-=NH3?H2ONH+4組卷:30引用:3難度:0.7 -
3.3體積濃硝酸和1體積濃鹽酸組成的混合液叫做反王水,腐蝕能力強于王水,含有一種氧化性很強的離子(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氫元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305/258/d77708d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原子半徑:r(Z)>r(X)>r(Y) B.X、Z均能與Y形成多種化合物 C.該離子中各元素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D.X、Y、Z的氣態氫化物中,沸點最高的是X的氣態氫化物 組卷:96難度:0.5 -
4.根據實驗目的,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實驗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及現象 實驗結論 A 檢驗硫酸廠周邊空氣是否含有SO2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氣,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試管中,溶液不變色 空氣中不含SO2 B 證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 用pH計分別測量醋酸溶液和鹽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 CH3COOH是弱電解質 C 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調節溶液至堿性,并分成兩份。向第一份中加入銀氨溶液并水浴加熱出現銀鏡;向第二份中滴加少量碘水,溶液變藍色 淀粉部分水解 D 探究鹵素單質Cl2、Br2和I2的氧化性強弱 向NaBr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溶液變橙色,再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變藍色 氧化性:Cl2>Br2>I2 A.A B.B C.C D.D 組卷:42引用:3難度:0.5
[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
11.中國古代藝術作品色彩艷麗,璀璨奪目,離不開礦物顏料的使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雄黃(As4S4)和雌黃(As2S3)是礦物質顏料中的主要黃色顏料,它們是共生礦物,二者的分子均為非極性分子,結構分別如圖所示。
①基態As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
②雌黃中As-S-As鍵角
③雄黃和雌黃比砷的氧化物的毒性要小很多,除結構穩定性的原因之外,從物理性質的角度分析,還與其
(2)我國古代很早就把青金石作為彩繪用的藍色顏料,青金石是方鈉石類鋁硅酸鹽中的一種,其化學式為(Na,Ca)8[AlSiO4]6[SO4,S,Cl]2。
①青金石的結構中、S2-代替了方鈉石中部分Cl-的占位,Ca2+代替了部分Na+的占位,則方鈉石的化學式為SO2-4
②青金石中第三周期各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③青金石的顏色與骨架內填入的陰離子有關,其中一種重要陰離子是三硫自由基陰離子。研究表明,三硫自由基陰離子(Ⅱ)可以通過多硫陰離子(Ⅰ)在高溫下的均裂反應得到,并最終可能異構化為另一種S2-6的異構體(Ⅲ),過程如圖:S2-6
關于Ⅰ、Ⅱ、Ⅲ三種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Ⅰ中的S-S鍵都是σ鍵
B.Ⅱ中的S原子最外層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C.Ⅱ的中心硫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
D.與Ⅱ互為等電子體O-3
E.Ⅲ一定為平面形結構
(3)方解石在距今約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已開始作為白色顏料使用,是分布最廣的礦物之一,其化學式為CaCO3。一定條件下,方解石的一種六方晶胞結構如圖所示,晶胞底面為菱形,其較小夾角為60°,邊長為anm,晶胞高為cnm。
①該方解石結構中陰離子的空間構型為
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則該方解石晶體的摩爾體積Vm=組卷:40引用:3難度:0.6
[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
-
12.Sharpless教授發現,在亞銅的催化下,末端炔烴可以高區域選擇性地與疊氮化合物發 生高效的Click(點擊)反應,Sharpless教授也因此獲得了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科學家以乙烯和1,3-丁二烯(
)等為原料,經過多步轉化和Click反應合成化合物G,合成路線如圖(Ph—表示苯基,部分反應條件已簡化):
Click反應示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烯和1,3-丁二烯生成A的反應類型是
(2)C的化學名稱為
(3)A→C的化學方程式為
(4)D為環醚,其結構簡式為
(5)G的結構簡式為
(6)乙烯和1,3-丁二烯生成的反應稱為Diels-Alder反應,是有機化學合成反應中碳碳鍵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兩分子環戊二烯(
)也可以發生Diels-Alder反應生成二聚環戊二烯(分子式為C10H12),二聚環戊二烯的結構簡式為
(7)在B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有
a.最少有三個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b.不含環狀結構;
c.含有硝基和溴原子。
上述同分異構體中,在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最多且含有手性碳(碳原子上連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時,該碳稱為手性碳)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組卷:43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