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濟南十四中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
1.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具有著高熔點、良好導電性和導熱性等特點,而且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還可用于制造更耐熱、更結實的電導體,從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輕、更富有彈性。石墨烯材料不適合做下列哪種物體( )
A.保溫杯 B.輸電線 C.防彈衣 D.觸摸屏 組卷:87引用:4難度:0.7 -
2.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科學家們不懈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湯姆生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核式結構模型 C.近代科學家提出質子和電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微粒構成的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它是有起源的、膨脹的和演化的 組卷:62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甲所示,將一根彈簧固定在鐵架臺上的豎直金屬桿AB上,再將一帶孔的小球套在金屬桿上,現將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機械能守恒 B.彈簧的原長為40cm C.在0~t1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D.t1、t2、t3三個時刻,小球在t1時刻的動能最大 組卷:232引用:4難度:0.7 -
4.下列圖中關于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虛像 B.圖乙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象造成的 C.丙圖中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多種色光,在光屏上鋪上一層紅紙,只能看到黑色 D.丁圖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規律 組卷:164引用:8難度:0.6 -
5.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兩種不同液體,把同一物塊分別放入燒杯中,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物塊在甲杯的液體中漂浮,在乙杯液體中懸浮,此時( )
A.甲液體中的物塊所受浮力大 B.物塊在兩種液體中排開液體的質量一樣大 C.物塊在兩種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一樣大 D.甲燒杯液體的密度比乙燒杯液體密度小 組卷:390引用:5難度:0.5 -
6.一輛卡車在平地加速后,關閉發動機沖上一個斜坡。卡車在坡面上行過程中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302引用:8難度:0.8 -
7.2022年3月23日,某班學生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如圖甲所示,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對話的方式進行。宇航員王亞平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用沾了結晶核的毛根觸碰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的液體球,液體球迅速結晶變成固體“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熱乎乎的,如圖乙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站在空間站的王亞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她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 B.同學們從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屬于光的漫反射 C.太空艙內液體會變成球形,說明分子之間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了 D.實驗中,“冰球”摸上去熱乎乎的原因是液體球凝固放熱溫度升高 組卷:245引用:6難度:0.6
五、實驗探究題(共20分)
-
20.
(1)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光的反射規律,可繞ON轉動的紙板 放置在水平的平面鏡上。讓光線沿EO射向平面鏡,把紙板B向前或向后折,是為了探究 ;
(2)如圖乙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用兩支等大的蠟燭是為了 。為了判斷平面鏡成的是虛像還是實像,他的做法是 ;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移動蠟燭和光屏至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剛好承接到燭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圖中蠟燭移動到32cm刻度線處,此時在光具座上無論怎么移動光屏都無法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其原因是 ;若在燭焰和透鏡之間放置一個適當的 透鏡,可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組卷:69引用:3難度:0.6 -
21.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狀態”或“非平衡狀態”)。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 。
(2)杠桿調節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字母表示)。他這樣得出的結論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組卷:624引用:9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