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7 9:0:1
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共50分。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細胞學說建立于19世紀,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下列符合細胞學說的是( )
①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
②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③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④細胞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
⑤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⑥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組卷:349引用:93難度:0.7 -
2.下列關于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可能含有光合膜 B.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可能消失 C.原核細胞沒有由膜包被的各種細胞器 D.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包括各種細菌和真菌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3.下列關于人體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脂肪與糖原的元素種類不同 B.磷脂水解的終產物為甘油和脂肪酸 C.性激素屬于固醇類物質,能維持人體第二性征 D.維生素D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骨骼發育 組卷:457引用:35難度:0.7 -
4.下列有關蛋白質結構、功能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空間結構有關 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斷此物質為蛋白質 C.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可能會導致蛋白質失去生物活性,這種改變一般是可逆的 D.不同蛋白質分子中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無差異性 組卷:7引用:5難度:0.7 -
5.脫脂和低脂食品成為食品消費的主流,但是脂質在人體內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內的脂質具有的生理功能( )
A.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B.是構成細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組成成分 C.攜帶遺傳信息 D.促進人體和動物對鈣和磷的吸收 組卷:13引用:7難度:0.9 -
6.如圖是細胞中常見的反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乙分子的R基為-H B.化合物丙叫做二肽 C.化合物丙中含有一個游離羧基 D.水中的氫來自乙的氨基 組卷:19引用:14難度:0.6 -
7.組成下列多聚體的單體的種類最多的是( )
A.血紅蛋白 B.核酸 C.淀粉 D.纖維素 組卷:14引用:6難度:0.8 -
8.下列關于糖類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還原糖,但元素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纖維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麥芽糖、乳糖都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產物之一,麥芽糖是纖維素的水解產物之一 組卷:1586引用:138難度:0.9 -
9.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的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4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cm左右 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p字母 C.觀察向日葵葉片的保衛細胞時,若將玻片標本向右方移動,則視野下保衛細胞向左方移動 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 組卷:9引用:4難度:0.8 -
10.如圖所示,容器底部是培養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全部養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養基的礦質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鐵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種必需元素,為補充這種元素,應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 B.KCl C.KH2PO4 D.K2SO4 組卷:82引用:88難度:0.9 -
11.用差速離心法分離出某動物細胞的3種細胞器,經測定其中3種有機物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器甲一定是細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B.細胞器乙一定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關 C.所有生物的蛋白質一定是在細胞器丙上合成的 D.硝化細菌與此細胞共有的細胞器一定是丙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12.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描述,正確的答案是( )
A.吞噬細胞吞噬病原菌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C.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膜成分的更新 D.蛙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所以可用來提取細胞膜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13.如圖是真核細胞中兩種細胞器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和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質 B.在甲、乙中②的功能都只是控制物質出入 C.③結構上有些物質的合成需要Mg D.④中除了含有相關生理活動需要的酶,還含有DNA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二、簡答題(4題共50分)
-
38.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圖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Ⅴ由
(2)Ⅱ與Ⅲ在化學組成上的不同表現在:Ⅱ組成中含有
(3)圖中A、B所代表的元素在Z、P中都肯定含有的是
(4)圖中P→Ⅳ過程發生的是組卷:7引用:1難度:0.8 -
39.蛋白質的空間構型遭到嚴重破壞,其生物活性就會喪失,這稱為蛋白質的變性。高溫、強堿、強酸、重金屬等會使蛋白質變性。現提供: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質量分數為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蒸餾水、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無水乙醇、燒杯、試管、量筒、滴管、溫度計、酒精燈等材料用具。請你設計實驗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質變性。
(1)實驗原理:上述試劑中的
(2)實驗步驟:①取兩支試管,編號A、B,向A、B兩試管中各加1mL新鮮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試管加
②將兩支試管搖勻后,同時放入適宜溫度的溫水中維持5min;
③
④從溫水中取出A、B試管,各加入1mL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65℃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A、B試管中出現的顏色變化。
(3)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
②若組卷: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