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5/2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小學印象模糊,大學印象不深刻,唯獨中學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記憶。”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曾深情回憶自己的科學探索起點。下列對中學時代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對人的一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②見證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
③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再也不依靠父母
④開始自覺磨礪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谷像一串串葡萄那么飽滿,籽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經這樣描述過自己的夢想。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A.夢想即使沒能實現,也能指引方向 B.有夢想人類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C.夢想與現實是平行線,無法相交 D.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組卷:28引用:13難度:0.9 -
3.春秋時期師曠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這啟示我們要做到( )
A.終身學習 B.探究學習 C.體驗學習 D.學會學習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4.如圖《雞貴有自知之明》啟示我們要( )
A.正確認識自己 B.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 C.努力回避自己的缺點 D.學會勞動,學會創造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5.《論語》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訓誡;唐太宗發出過“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感慨。這啟示我們,正確認識自我的途徑有( )
①讀史書
②照鏡子
③自我評價
④他人評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50引用:32難度:0.9 -
6.初中生小明以前不愛運動,但自從和班里的體育委員小林成為朋友后,也逐漸喜歡上運動,他們還經常一起晨跑。這個事例告訴我們( )
A.朋友之間需要真誠與豁達 B.友誼需要相互靠近 C.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D.友誼需要共同分擔 組卷:93引用:30難度:0.8 -
7.《詩經》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體現了友誼是( )
A.一種親密的關系 B.平等的、雙向的 C.一種心靈的相遇 D.彼此互相索取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8.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各種教輔軟件越來越普及,我們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這說明( )
①互聯網為我們學習知識提供了便利
②互聯網學習將逐步取代學校教學
③互聯網拓展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徑
④互聯網有利有弊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24.體味親情共筑美德之家
材料一:“關手機,陪爸媽好好吃頓飯”“現在給爸媽打個電話”“走慢點等等爸媽”……近日來,在微博上一組孝親敬長的圖片悄然流行,在年輕人中引發廣泛共鳴。
(1)結合材料,請談談孝敬父母的必要性。
材料二:“家”,多么溫馨的字眼。一個寶蓋頭擋住了外面的寒風冷雨;橫三撇象征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兩撇體現游子對家的眺望;一個豎鉤象征全家緊緊依靠維系在一起。“家”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人以“家”為紐帶,從而安身立命,再而構建社會,再而管理國家,再而治理天下。
(2)家和萬事興,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全體家庭成員共同創建,你能為此做些什么?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5.敬畏生命實現生命價值
材料一:由于特大洪水災害,河南等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等地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2020年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疫情期間,張定宇和金銀潭醫院超負荷高速運轉。就在張定宇拖著行走不便的雙腿,夜以繼日帶領全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的同時,在另外一家醫院,同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妻子卻感染入院接受隔離治療。面對嚴峻的疫情,張定宇分身乏術,在妻子住院期間只能去探望過一次。張定宇說,現在回頭去看當時,壯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們的一個工作,它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