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八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10/27 11:0:3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
1.蝗蟲和蝦的共同特征是( )
A.用氣管呼吸 B.具有兩對翅 C.具有三對足 D.足和觸角分節 組卷:213引用:44難度:0.9 -
2.以下關于蝗蟲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觸角有觸覺和嗅覺雙重作用 B.蝗蟲的咀嚼式口器善于咀嚼植物的莖葉 C.前中足長在胸部,后足長在腹部 D.體表的外骨骼不能隨身體的長大而長大 組卷:9引用:8難度:0.7 -
3.“鳥的全身都為飛行而設計”與鳥類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是( ?。?br />①前肢變成翼 ②長骨中空?、坌丶“l達?、荏w溫恒定 ⑤有氣囊?、抻袕碗s的繁殖行為。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組卷:96難度:0.9 -
4.近年來,在我國臺灣出現的“超級細菌”,讓包括青霉素在內的許多抗生素對其失去作用.由“超級細菌”引發的感染和導致的死亡急劇上升.該類事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生素的生產質量急劇下降 B.抗生素引發的人體的過敏反應 C.“超級細菌”已變異為病毒 D.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抗藥性不斷增強 組卷:9難度:0.9 -
5.一只母雞給一窩小狗崽以無微不至的關愛,儼然一位稱職的狗媽媽,關于這只母雞的行為解釋不正確的是( ?。?/h2>
A.學習行為 B.先天性行為 C.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D.繁殖行為 組卷:28引用:25難度:0.9 -
6.自然界的動物種類繁多,形態千差萬別,請分辨出下列哪種描述是錯誤的( )
A.鳥類的身體大都呈流線型,有與肺相通的氣囊 B.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C.青蛙屬于脊椎動物,體溫會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D.蟬身體分節,因此蟬屬于環節動物 組卷:19難度:0.3 -
7.早晨發現魚塘里的魚有“浮頭”現象,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h2>
A.早晨水的深處缺乏食物,魚到淺水層覓食 B.早晨的景色好看,魚到水面看風景 C.早晨水中的含氧量比其他時間低,魚由用鰓呼吸改為用肺呼吸 D.早晨水中的含氧量比其他時間低,魚“浮頭”可相對增加其呼吸效率,以彌補早晨氧氣的不足 組卷:10引用:7難度:0.9 -
8.下列有關蜥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蜥蜴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 B.蜥蜴的頭部后面沒有頸 C.受精卵的外面有堅韌的卵殼保護 D.完全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9.水族館里水生動物多種多樣,可謂“魚龍混雜”.請運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組是真 正的魚?( ?。?br />①娃娃魚 ②鮑魚 ③海馬 ④章魚 ⑤中華鱘 ⑥鯨魚 ⑦帶魚.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⑤⑦ D.④⑤⑦ 組卷:22引用:10難度:0.9 -
10.下列關于軟體動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A.石鱉身體表面有外套膜 B.牡蠣、扇貝、蠑螈都是軟體動物 C.珍珠可用作裝飾品,亦能入藥 D.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與血吸蟲病的傳播有關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1.位于渤海之中的大連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島上的蛇全部是黑眉蝮蛇。關于黑眉蝮蛇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體表角質鱗片的主要作用是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 B.只靠肺呼吸 C.在海水中產卵 D.黑眉蝮蛇、揚子鱷都是爬行動物 組卷:2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
33.為了探究細菌是否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兩套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同一棵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方案二:取兩種樹的等量落葉,分別標為丙組和丁組,將兩組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丙組接種細菌,丁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的環境中,兩組在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方案一中的實驗變量是
(2)方案二中的實驗變量是
(3)比較以上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較科學的是實驗方案組卷:0難度:0.5 -
34.許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細菌或真菌,對此請分析回答:
(1)制作饅頭、面包所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分解葡萄糖產生的
(2)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3)制作甜酒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①將酒曲粉末撒在糯米上,均勻攪拌后壓實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淋上一些涼開水
②將糯米用水浸泡一晝夜,把米淘洗干凈
③將糯米倒入蒸鍋籠屜的蒸布上,鋪平后蓋好鍋蓋,放在爐火上蒸熟
④把容器蓋好,放在溫暖的地方
⑤將蒸熟的糯米用涼開水沖淋一次,放置到微熱時裝入清潔的容器中組卷:3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