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章 認識化學變化》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9/7 3:0:8
一、選擇題
-
1.春季期間,梧州市城區禁止燃放鞭炮。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2.下列物質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的是( )
A.氮氣 B.甲烷 C.汽油 D.面粉 組卷:85引用:5難度:0.6 -
3.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紙燃燒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 B.1g水蒸發生成1g水蒸氣 C.蠟燭燃燒后質量減小 D.鎂條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 組卷:43引用:3難度:0.5 -
4.已知硫化氫(H2S)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3O2
2SO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點燃A.該反應體現了H2S的可燃性 B.表示硫化氫加氧氣等于二氧化硫加水 C.生成的SO2可以直接排入空氣 D.硫化氫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硫原子構成 組卷:223引用:2難度:0.5 -
5.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燒焦的桐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桐木能夠燃燒說明其具有可燃性 B.向灶膛扇風可加快桐木燃燒速度 C.桐木燒焦時部分桐木轉化為木炭 D.澆水可降低桐木的著火點而滅火 組卷:358引用:11難度:0.7
三、實驗題
-
16.元旦聯歡會上,化學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了一個“水能生火”的魔術(如圖1所示),他將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放在石棉網上,向棉花上滴了幾滴水,棉花立刻燃燒了起來。同學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起來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認為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時放出了熱量。
b.小剛根據燃燒的條件,對小明的猜想進行了補充:
【實驗與分析】同學們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
(1)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率,看到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出口,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小剛的猜想
(2)實驗中,還觀察到燒杯中的現象是
(3)完成了以上實驗,老師介紹該反應的產物一共有兩種,于是同學們又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繼續探究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請你回答:另一種產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老師介紹】過氧化鈉不僅可以和水反應產生氧氣,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產生氧氣。因此,過氧化鈉經常被用于潛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氣。
【補充實驗】明確了以上性質,小芳同學又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3)。將一團包有過氧化鈉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在漏斗下方點燃一支短蠟燭(蠟燭火焰與棉花不接觸)。請你回答:棉花能燃燒,主要是因為蠟燭燃燒生成了能與過氧化鈉(Na2O2)反應的物質是
【反思與評價】通過小芳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到的一條啟示是組卷:27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
-
17.我國明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有利用爐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煉鋅的工藝記載,主要反應原理為ZnCO3+2C
Zn+3CO↑。現用200kg爐甘石與足量碳充分反應,產生CO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高溫
(1)此過程中,產生CO的質量是
(2)列式計算此爐甘石中ZnCO3的質量分數。組卷:39引用:1難度:0.5